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技术模式助农业灌溉节水有成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82316
内容摘要:当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节水农业成为强固农业根基命脉、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农业用

当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节水农业成为强固农业根基命脉、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农业用水要开源节流,除了可以高效节约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收集利用雨水补给灌溉方面亦大有文章可做。日前,记者在天津市采访了解到,一种新型软体集雨窖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集成运用,开辟了节水农业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近日,全国软体集水窖水肥一体化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市举办,记者随同参会代表一同观摩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郑庄子的设施农业基地和辛口镇第六埠村的两个示范点。国机亿龙(佛山)节能灌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德奇介绍说,软体集雨水窖是由高分子“合金”织物增强柔性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耐拉伸、柔韧性好、耐酸和耐盐碱性等特点,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软体集雨水窖不用硬化土地,相比于传统水泥建成的集雨窖,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更环保。它还有一个好处是安装简单,可以移动,性价比比较高。”

这样一个集雨水窖可以收集多少雨水呢?宋德奇告诉记者,大棚膜面自带弧度可以自动将雨水汇流到集雨窖里,加上集雨窖面自身收集的雨水,一个占地168平方米左右、蓄水量184立方米的集雨窖,全年可以循环集雨约320立方米。“我们今年在天津做了4个园区的示范,将软体集雨窖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基本可以满足一个大棚一年两季蔬菜所需2/3的用水,而且雨水含盐量低、微酸性,适合作物生长。”

记者了解到,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农业总用水量的90%,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3%。农业灌溉用水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将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和战略性的大事来抓,节水农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表示,集雨补灌在历史上就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解决的正是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水质型紧缺、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接下来要在集雨水窖的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重点探索和突破,将相关技术集成配套,形成模式,集成好、规范好、推广好。

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高级农艺师吴勇介绍说,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水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潜力很大。全国农技中心将组织在各省建立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示范点,一方面以华北、东北地区为重点,探索设施膜面集雨+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以蓄积雨水部分替代地下水,集成地下水超采治理新模式,保障设施农业用水需求;另一方面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季节性干旱地区为重点,在水果、蔬菜、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上,探索软体集雨窖+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发展补充灌溉旱作农业,解决山区丘陵经济作物关键季节用水问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新技术模式助农业灌溉节水有成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09/555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