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田间神器”,让“三农”迸发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7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82480
内容摘要:  南方晚稻的秋收,进入尾声了。前一段遭遇的连绵阴雨,并没有打乱湖南省宁乡县种粮大户黄勇的收获节奏。十多台收割机只用了几

  南方晚稻的秋收,进入尾声了。前一段遭遇的连绵阴雨,并没有打乱湖南省宁乡县种粮大户黄勇的收获节奏。十多台收割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把2500亩晚稻全部收割完毕。8台日处理量达到1000吨的烘干机,把稻谷里的水分很快处理完毕。

  生产工具的革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在水稻生产大省湖南,被农民誉为“田间神器”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大规模投入使用,正在为乡村振兴带来充沛动力。

  南方,不再是农机“洼地”

  相比北方辽阔的平原,丘陵起伏、田块分割为南方推广机械化制造了天然障碍。正因如此,南方曾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农业机械化的“洼地”。水稻是南方主要农作物,如今,从育秧、耕种、施肥到收割、烘干等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农业机械“大显神通”。

  在湖南省衡阳市,一款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被当地农民称为“全能战士”,在水田、旱地、山地,都能开展除草、开沟等作业,可以满足水稻、水果和蔬菜等不同作物需求。

  南方农区的秧苗,最怕“倒春寒”。但最近一两年,不少地方的农民用上了“自动人造温室”。记者今春采访时在田间地头看到,多层钢架上的传送带不断将一盘盘秧苗循环移动,以便让喷嘴均匀施洒经过控温的水雾。这套系统能随搭随拆、可大可小,不仅将过去露天育秧的效率提高了十倍,还把育秧时间也缩短了一半。

  “不管多复杂的地形,我们都能在实现仿地自主飞行的同时进行精准施肥打药。”湖南云雁航空公司总经理王国初说起农用无人机技术如数家珍。短短3年时间,作为首个出台地方标准的省份,湖南的农用无人机已经更新到第四代,全省相关制造厂家占到全国四分之一。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后台云管理和电子栅栏,今后无人机操控会更安全省心。”王国初说。

  种粮大户黄勇所在的合作社,8台正在工作的烘干机呼呼作响,边上却见不到一个工人。原来,通过手机数据传输,黄勇坐在办公室就完成了操作和监控:“以前一车稻谷要七八个人花一个星期才能晾干,现在一个人几个小时就能搞定!”

  农民,玩农机一个比一个溜

  这些“田间神器”的出现,让农机装备有了质的飞跃。但更值得点赞的是,农民们不仅会玩,而且还玩得很溜。

  APP、移动基站、云端,当记者采访汨罗市科龙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向铁清时,完全没想到这些“高大上”的术语竟是从这个皮肤黝黑、头发蓬乱,普通话有浓重口音的庄稼汉嘴里蹦出来的。

  “我们有90台农机,其中10架无人机,持证上岗的专业的机手有40多人。”向铁清说,机手的平均年龄才30来岁,年平均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4项专利,全国首个行业标准——这是娄底市双峰县50多岁农民兄弟彭洪巽和彭韩非取得的成绩。记者见到他们时,兄弟俩正开着自己发明的“水稻有序抛秧机”在田里做对比试验。这款机器在保留机械插秧均匀迅速等优点的同时,还大幅提高秧苗存活率。

  “三年来我们已在全省举办17届无人机培训班,培养持证机手超过1500名。”湖南高垅航空公司总经理李遗介绍。而通过将协会、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平台有机整合,湖南省还对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农机推广站站长进行了专业培训。

  农业,因机械化更美

  “过去,除草剂用得连我们自己都怕,家禽都不敢散养。”衡阳县种粮大户王水斌说。他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施药不准,总是出现“禾草争肥”的情况,“抢食”后的野草怎么除都除不尽。后来,他使用了湖南一家企业研发的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对比试验表明,能少用30%的药肥。

  “今年我们通过推广植保无人机和同步施肥机,减少药肥施用量超过2500吨,还推广生物质制肥机,减少畜禽粪便污染量30万吨。”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说。

  油菜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每亩超过千元的成本曾一度让南方油菜面积萎缩明显,也直接导致我国菜籽油进口依赖度增加。

  今年初,湖南农大官春云院士团队与长沙一家公司合作研发的“油菜旋耕施肥联合播种机”,成为“一条龙”解决油菜生产所有环节的“神器”,每亩种植成本降低到不足500元。

  在湘乡市金石镇,村民黄炎春尝到油菜机械化带来的甜头,大规模种植油菜,推广“油菜旅游”,今年一共有5万多名游客到他的基地“赏花看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田间神器”,让“三农”迸发新活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07/5559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