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种出生态笋 染绿致富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84663
内容摘要:竹农砍笋进入深秋,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南岸南沱镇治坪村的种笋基地里,难得的阳光让翠绿的竹林变得光影斑斓。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竹

 

竹农砍笋

进入深秋,重庆市涪陵区长江南岸南沱镇治坪村的种笋基地里,难得的阳光让翠绿的竹林变得光影斑斓。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的竹笋依旧生长旺盛,笋农们穿梭其间,采笋、拨笋,动作极其熟练。

这个竹笋基地面积约1500亩,是重庆三峡笋业公司在当地打造的“竹产业示范园”。未来2至3年,示范园还将有近3000亩笋用林进入盛产期,面积涵盖南沱镇的其它三个村,竹笋产业也将成为当地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又一个典范。因为种植效益突出,今年7月,涪陵区南沱镇治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线索一:竹笋连年规模扩大

龙头企业带动种竹笋不再“增绿不增收”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涪陵,早在2004年就开始种植麻竹以保持水土。引进来时,谁都没注意到麻竹笋竟然是一个宝贝。

涪陵南沱人李承洪经营着一家榨菜公司,他一直在思考榨菜配方改良,发明的红油春笋榨菜销路很好。为了找到最好的春笋,他找到了广东一个著名的麻竹笋种植基地,却意外发现麻竹和老家的竹子就是同一个品种。

2014年,他高薪聘请竹笋种植专家回涪陵,开始精心培育麻竹笋,并注册成立了“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此,一个新的农业产业在涪陵应运而生,之前种植麻竹“增绿不增收”的尴尬也迅速破解。

李承洪说,竹笋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仅国内市场容量大概就有500亿元左右,但全国目前只有约200亿的规模。涪陵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麻竹生长,竹笋产量高、品质也好。麻竹笋每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4000斤,按每斤0.6元计算,可以实现收入2400元左右;如果拿其中三分之一的“空地”来种竹荪,则每亩竹荪可以卖6000元。

涪陵区农委主任张平权说,有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涪陵竹笋产业规模正在逐渐壮大。除了在南沱镇外,涪陵还在同样临江的义和镇建设了2500亩的“笋竹种植示范基地”。而涪陵发展笋竹产业的初步设想,是在“十三五”末,在长江沿线9个乡镇街道以及适宜地带,打造10万亩规模的种植基地。

目前,三峡笋业公司已在南沱镇投资近6000万元新建2万吨竹笋制品深加工厂,以现代化食品生产标准规范建设,引进全自动设备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地区最为先进的竹笋加工厂。二期扩产后,年产能将达10万吨,可就地消化涪陵10万亩竹笋基地原料。

李承洪说,企业还注册了“三峡竹海”商标,生产的火锅笋、清水笋、调味笋等产品行销全国各地,逐渐形成品牌及市场优势。公司致力在5年内将“三峡竹海”打造成国内竹笋行业著名品牌,将“三峡笋”打造成继“涪陵榨菜”之后的又一张名片。

线索二:库区移民种竹增收

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竹农享受企业分红

三峡笋业公司以经营机制创新实施产业基地建设,以企业现金出资和竹农以“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的合作方式,成立了“重庆市涪陵区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和“重庆竹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个经营主体,2015年被农业部纳入“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

经营主体对入股林地进行“统一种苗及生产物资、统一技术质量、统一经营销售”的经营管理方式,采取“股份分红+务工收入”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5年,笋竹基地产值近2000万元,农户共享受52.8万元分红。2016年产值近4500万元,农户分红达123.7万元。这种模式既带动了当地农户脱贫增收,又极大地鼓舞了竹农参与的积极性。企业还在当地招纳了200多名季节性采笋工,以每吨600元支付工资。

村民刘春林经过学习,成了合作社的技术负责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他还将家里的4亩地折价入股,每年每亩地可以收入土地租金、股份分红等1万元左右。一年下来,可以依靠笋业公司收入5万多元;2016年,贫困户彭位菊采了3个月的竹笋,就获得15200元的务工收入;今年,村民王安兰采竹笋,也获得了1万多元的工资。

三峡笋业公司还在南沱镇“竹产业示范园”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百竹园、三峡竹海广场等景观,举办采笋节等活动,集旅游休闲、竹笋采收、竹文化传播于一体,实现竹笋示范种植、竹笋现代加工和具有三峡竹海特色的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依托竹笋产业,推动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效益高、带动作用强、模式可复制,涪陵竹笋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带动库区移民脱贫增收的典型骨干产业。

线索三:企业面临资金技术瓶颈

政府扶持到位内引外联一个不能少

发展竹笋产业单靠企业的努力还不够。李承洪说,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他们在南沱打造“竹产业示范园”,改造和新建公路、生产便道、整治山坪塘、灌溉沟渠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企业压力很大。其次,企业融资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再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当前发展的“瓶颈”。

如何推动竹笋产业快速发展?张平权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科学技术是核心。涪陵引进先进技术,先后在南沱镇和义和镇建设的“竹产业示范园”、“笋竹种植示范基地”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为引领,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重庆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以相关专家团队研发的“麻竹精准高质培育技术”、“绿竹快繁技术”等新技术作支撑,为基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涪陵计划把笋竹基地规划在辖区长江、乌江沿线及其支流两岸,以及海拔800米以下的适宜区域,这些地方人口多,耕地少,种植笋竹,可以一年造林,多年收益。

下一步,涪陵将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加大招商力度,培植龙头企业,鼓励外来资本、城镇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笋竹产业,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笋竹产业建设。同时,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合作交流,强化区域联盟,不断引进笋竹产业发达地区的业主到规划区进行承包示范,实现增绿增收。

到今年年底,涪陵笋竹原料林基地建设面积将达3.4万亩,鲜笋年产量4万吨以上,年产值约6000万元;建成并投用1个竹笋加工厂,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年净收益1亿元以上。

笋竹生长快,周期短,生态适应性强,能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涪陵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产出,当地笋农的腰包鼓了起来,长江两岸也绿了起来。在涪陵,一片片竹林汇成了江岸的竹海,它不仅是老百姓的致富林,也是绿化长江的生态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种出生态笋 染绿致富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07/555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