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云南昭通金沙江畔砂仁花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6  来源:云南日报  浏览次数:82466
内容摘要:走进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黄华、大兴等乡镇,一串串、一簇簇长势喜人的砂仁在和煦的阳光下迎风招展,那阵阵扑鼻的浓烈香味
 

 

走进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黄华、大兴等乡镇,一串串、一簇簇长势喜人的砂仁在和煦的阳光下迎风招展,那阵阵扑鼻的浓烈香味沁人心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前,正值砂仁收获的季节,永善的砂农开始了他们忙碌的收割,砂仁产业托起他们脱贫的梦想!

永善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永善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抓好特色产业培育等扶贫项目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迈进,砂仁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

悠久历史孕育特色产业

永善县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沿金沙江河谷热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种植砂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清代起便有了种植砂仁历史。经历积淀,砂仁种植在世代勤劳的永善人民的耕耘中不断盛开着灿烂夺目的花朵,孕育着殷实的收获,成为永善人民的致富特色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永善便开始了大面积种植砂仁,常年种植面积在1333公顷左右,销往四川等地作香料用。据老一辈人回忆,那时的永善砂仁成了“热馍馍”,前来收购的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战鼓响起,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永善县委县政府根据辖区实际,调整产业发展的规模,加快了砂仁种植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等,延续悠久的种植历史,着力打造沿金沙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优质的砂仁产业。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坡平坝,这广泛生长在永善的优质砂仁,以其产量高、富含多种香料成分、寿命长、市场反馈效果好等特性,成为永善特色产业支柱之一,为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新途径、新路子。

置身永善金沙江畔,秋风吹佛片片砂仁地,那碧波荡漾的砂仁和着阵阵清香在永善大地上随风摆动,勤劳的永善人正欣喜着忙碌收割,看着一串串、一筐筐、一堆堆砂仁展露了笑靥。

万亩砂仁铺就致富路

永善县始终坚持质量兴县,在不断培育支柱产业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断努力,永善县48.5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包括砂仁在内10种农作物取得无公害产品商标。这为砂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发展的机遇还需要砂仁的“出彩”,永善因其出产的金江砂仁果大、仁实、香味浓烈等优势,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沉淀了良好的口碑,增强了永善砂仁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收购的砂仁销往了全国各地,市场反馈效果很好,只要是我们永善的都比较好出售。”永善收购大户陈元伟说,他对永善砂仁充满了信心,相信凭借其优良品质,定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据砂仁种植农户介绍,砂仁种植成本低,产量极高,1亩地可产400公斤左右,管理好的话有600公斤。由于是重年生植物,寿命可有20余年,有条件种植的农户也乐于种植砂仁。

“我家种有砂仁20亩左右,价格高的时候,一年的收入在20余万元,比起以往收入是增加了不少。”黄华镇砂仁种植户黄良国说,以往自家地里仅种有玉米和稻谷,收入在4万余元,看到不少村民种植砂仁致富后,自己也开始大量种植砂仁,为自己创收了不少。

据悉,目前,永善年均种植砂仁约4.2万亩,主要分布在境内沿金沙江海拔600-1100米区域,集中溪洛渡、黄华、大兴、码口等乡镇,年产量约0.756万吨,仅 2016年就创造了产值2.42亿余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云南昭通金沙江畔砂仁花开”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1106/555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