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沃土为根,滚滚运河为脉;百年煤城为表,千年重农为魂。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这里再传喜讯,被列入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此前,它曾先后成为首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至此,它成为全国唯一整建制推进“三区”建设的地级市。
这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拥有中国最早的三大煤矿之一,因为煤炭,这里修建了铁路,也因为煤炭,这里诞生了铁道游击队及其传奇;上世纪80年代,它供应了江浙沪一带超过50%的煤炭,与煤炭相关的主导产业曾占经济结构的八成以上。
这是一片与农相伴的土地。悠悠千载,重农崇农兴农是它始终不变的底色;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作为生长于斯的农民科学家,在这片土地播下农耕文明智慧的种子;它在唐宋形成村落,得名与“农”相关;而今它正以丰富的实践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样板。
这是一方改革转型的高地。当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引领下,农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基石,催生出它从“煤城”到“绿城”的破茧之变,曾经黑灰白的主色调,正在转换成当下红绿蓝的美丽图景。
这,就是山东枣庄。从农村改革“试验田”、现代农业“示范地”,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担负着为全国农村改革探路子、为现代农业建设出经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模式的枣庄,何以承载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又如何推进“三区”融合发展?
金秋时节,记者一路驱车,穿绿道、踩田埂,走基地、探园区,入村组、问农家,不歇脚步、不断感受、不停思索,寻访这座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崛起”的崇农密码。
以农村改革为手段——
既是历史行进的必然鼓点,又是现实需求的主动作为;既为经济重振注入新动能,又激活了农业发展活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平原仅占26.6%,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却高达83%
京沪中间点、山东南大门,沿海与内陆的东西过渡带;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既有北方的豪放,又兼具江南的秀美;运河穿境而过,台儿庄段曾“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赢得“天下第一庄”美誉;血战台儿庄、铁道游击队英名远播,这些都使得枣庄成为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名城。
而曾经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更是成就了枣庄一段辉煌的历史。1878年中兴煤矿成立,首开中国民族工业的先河,诞生了中国第一张股票;1935年已形成25万人口的集镇矿区,在那个全国95%都还没有铁路的时代,枣庄已铁路遍地;建国后成为山东第四个省辖市,鲁D车牌令无数枣庄人骄傲。至今,枣庄人还在回忆:“踩着铁轨上下学、拿着道砟做游戏、听着汽笛读课本、数着车厢等道口,早已成为枣庄长大的孩子的童年乐趣。”
然而,记忆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经历了130多年工业化开采后,2009年枣庄被确定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依赖“挖煤炭、烧水泥”,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萎缩,让枣庄一时陷入窘境。出路在哪里?如何转型?
枣庄市委书记李同道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对枣庄而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抓住了新旧动能转换就牵住了转型发展的‘牛鼻子’。新旧动能不转换不行,转换慢了也不行,必须切实拿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和魄力,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新动能来推动新发展。”
“早已显示过威武不屈精神的枣庄人,并不缺乏改革创新的智慧和魄力。”枣庄市市长李峰说。就在2009年,枣庄经济发展越发步履维艰之时,一场来自农村的改革不仅激发出了农业发展的活力,也为整个经济发展打造出了新的动力,同时走在前列还为其他地方提供了经验。
采访期间,这样一组数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截至目前,枣庄市已完成确权登记颁证面积256.4万亩,占比98.38%;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经营比例达到53.0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以上。
这是一组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字。对于丘陵约占54.6%、洼地占18.8%、平原仅为26.6%的枣庄而言,机械化程度能够如此之高,秘诀何在?答案就在改革。
作为人均耕地只有0.73亩的枣庄市,人多地少、经营分散的特点尤为突出。2008年前后,由于种田比较效益低,许多农民开始走出乡村,进城寻找出路,土地缺乏管理,出现了撂荒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对土地有着深厚情结的种植大户渴望扩大经营规模,却苦于没有更多土地。
如何破解小农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规模化经营首先要实现土地流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以土地为纽带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应运而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滕州、山亭、峄城、市中区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整村土地入社的现象,原来撂荒的“死土地”变成了现在抢手的“香饽饽”。
在土地规模流转过程中,如何让农民流转得放心、安心,土地确权是关键。枣庄市规定,凡加入土地合作社的农户,可获得地方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
该证不仅仅是对土地使用、经营、流转权的确认,还可以作价、折股作为资本进行股份经营,农户还可以此向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为了落实农户的抵押融资权,减少民间交易的风险,枣庄搭建了市、区(市)、乡镇三级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服务所。
正是勇于因势利导、敢于先试先行,枣庄的农村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仅缔造了以丘陵洼地为主地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达83%的发展奇迹,还担负起为全国其他地区农村改革探路子的光荣使命——2011年,枣庄成为全国首批18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2014年,枣庄新增“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生猪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点”三项改革试验任务,进一步丰富了枣庄市农村改革的内涵和外延。
枣庄市委副书记梁宪廷认为,枣庄的农村改革从生产关系角度切入,找到了现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大大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破除了体制机制束缚的枣庄农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
以现代农业为载体——
既是永不衰竭的朝阳产业,又是转型升级的战略产业;从“卖产品”到“卖旅游”“卖体验”“卖文化”,现代农业建设风生水起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转型升级的难点在于既要选择城市突围的战略产业,又面临恢复矿山环境的压力;既要选择高端绿色产业,又要考虑能够充分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枣庄市副市长霍媛媛说,煤炭终会有枯竭的时候,农业却始终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由此,枣庄在选择接续产业上把现代农业与煤化工、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一道确定为主攻方向。
枣庄市农业局局长王志翔介绍说,近年来,枣庄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园”“标准园”“生态园”为载体支撑,以“新农人”培育为人才支撑,完善科技支撑、强化质量监管、创新物质装备,深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五化同步”的发展路子。
当地人说,过去枣庄的产业主要有3种颜色,分别是“黑”(煤)、“灰”(水泥)、“白”(石膏),如今枣庄产业更新换代,异彩纷呈,其中最夺目的“红”,说的就是峄城区的石榴产业。
沿着枣庄城区300多公里的环城绿道行驶,行至群山深处,一片红艳似海的石榴园便呈现在众人眼前。漫山遍野的石榴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如何开发好这个宝藏,峄城农民在实践中进行了丰富的创造。
延长产业链,做“红”每个链条。在以前,仅仅是进行石榴茶、石榴饮料的粗放加工,如今不仅加工范围扩大到石榴原汁、石榴凉茶、石榴酒、石榴籽粒胶囊、石榴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而且生产、储藏、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也更加紧密。产业做精做优,名牌效应初显。
延长价值链,将潜在价值“吃干榨净”。峄城石榴不仅可以论个卖,还可以当盆景艺术品卖。“通常,一个盆景在5000元左右,好一点的上万元甚至能达到十几万元。价值链延展,带来效益的核聚变。”峄城区富山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夫海告诉记者。如今,峄城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榴盆景、盆栽的产地和集散地,总产量超过30万盆,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
农旅融合,拓宽农业多功能内涵。“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在峄城区,坐落着一座融石榴文化、石榴科技、石榴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石榴主题公园——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在有限时空内对世界石榴历史文化进行一次精彩浓缩,充分显示了农旅融合的神奇魅力。
峄城区石榴产业红红火火,台儿庄区的奶产业也是独树一帜。伴着清风,漫步在台儿庄区祥和乳业产业园别致的牧场,挤奶车间内,400多头奶牛排着队走上现代化转盘式挤奶机;巴氏奶生产线上,一排排崭新的机器正有条不紊地罐装,鲜美的乳汁款款流淌——
“百分之百奶源可控,所有基地均远离城市和工业的污染,引进紫花苜蓿等高蛋白植物,对奶牛的营养价值极高。”祥和乳业董事长阚久刚是一名留美博士,由他开创的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体系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尺。奶牛养殖成为了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在种植、养殖和农副资源利用之间形成了零排放、全消纳的闭合循环系统。
祥和乳业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同样有奇招。与台儿庄古城联合运营,打造国家3A级景区,成为台儿庄古城文化之旅的重要景点之一,将“观奶牛”“品牛奶”“赏牧草”“游花海”做成了一项极富文化内涵的新产业。
无论是做“红”石榴产业,还是奶业的革故鼎新,折射出枣庄人发展农业的思路的转变,从过去“只提供简单产品、注重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到如今“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性内涵、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实现了质的跨越。
思路新,干劲足。枣庄现代农业建设风生水起,亮点纷呈,涌现出了益多多、绿之园、正德康城等一大批特色精品园区;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加强,2016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62.06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18元,同比增长8.1%;经过市级自评,枣庄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得分79.09分,高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值,标志着枣庄整体已处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成为城市转型的坚定基石;以此作为“三区”统筹龙头,倚重科技创新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枣庄曾被预言逃不出“煤尽城衰”的定律,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塌陷板块”。然而,面对城市转型的时代叩问,枣庄选择将现代农业作为突破口,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奏响了“煤城”新变的恢弘乐章,一个绿色的新枣庄正崛起在世人面前。
“要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为契机,注重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下大力气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节本增效。”在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霍媛媛心中,农业可持续发展占有极高的分量。
在农村改革、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基础上,2016年10月,枣庄启动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在区域布局、产业融合、重点工程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积极推动,稳抓落实。
王志翔说:“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好比龙之两翼,只有同频共振、协调发展,才能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振兴。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好比是龙头,引领着农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体现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描绘了农业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美好蓝图。”在统筹“三区”建设实践中,他们还提出了“带着感情服务农民,带着责任运筹农业,带着希望建设农村”的工作要求,并把这种浓浓的为民情怀融入“三区”建设中。
以绿色为底色的现代农业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然而农业发展本身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问题,需要转变过去消耗型的发展模式,走更加倚重生态和科技的内涵型发展之路。为此枣庄在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过程中,尤为重视发展理念的转变。绿色、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枣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动能。
理念先行作引导,科学规划作支撑。枣庄依据创建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业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匹配,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到203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实现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目标。
科技创新在枣庄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被显著提升。科技是生产力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是农业加快发展的倍增器。
在薛城区龙润生态园,记者领略到科技创新的别样风采:左转右回的园区走廊里,上边种瓜蒌、下边种芍药。芍药5月花开,8月休眠;而瓜蒌8月刚刚上架,正好打了一个时间差。瓜蒌爬藤,结出一片金黄,又给休眠期的芍药遮住了不必要的光亮,实现了双生双赢。在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下,生态园亩均产值达1万元以上。
示范区建设还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力支撑。创新农民培训机制,与青岛农业大学、枣庄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了全省首家跨市合作、校地共建的农民学院——枣庄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实施“百千万”乡村人才培育工程,现已完成272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一大批乡村创业创新之星绽放光彩。
乡村环境变“美”了。如今在枣庄,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所有村居,农村改水、改厕等“七改”统筹推进,46%的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6.2%,两个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3个区(市)成为全国和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
农产品品牌变“靓”了。“厚道枣庄人、放心农产品”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滕州马铃薯成为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峄城石榴成为山东省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面积占比达69%,产量占比达48%。
群众满意度变“高”了。枣庄市连续两年成为全省没有卫星监测火点的城市;2016年“蓝天白云”天数达到207天,居全省第三位;在全省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三区”创建聚人心,“鲁南煤城”焕新颜。正是以“三区”创建为契机,枣庄市加速了城市转型步伐,经济社会迈入了提速转型、跨越发展的轨道。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近年来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提升9.9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山东省17地市的节能综合考核中,枣庄从最末位跃居至第二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经济发展形势稳中向好,2016年枣庄GDP达2357亿元,跻身全国经济总量百强城市。
回溯悠悠农耕文明,放眼泱泱神州版图,时空更替、经纬叠变中,孕育出了独特的枣庄历史。曾经的枣庄,踩着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鼓点徐徐铺展、迤逦而来;今天的枣庄,正循着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历史任务,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踏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征程蹄疾步稳、砥砺前行;未来的枣庄,在“三区”融合发展的强劲带动下,必将续写鸿篇、再奏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