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鄂尔多斯:从一片黄沙到绿色乐章,绿锁黄沙见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186
内容摘要:55岁的张世强,坐在山坡上。眼前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远方。每年一进入秋天,张世强都会到他的沙柳地里转悠几圈。春天平过茬的沙柳
 55岁的张世强,坐在山坡上。眼前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远方。每年一进入秋天,张世强都会到他的沙柳地里转悠几圈。春天平过茬的沙柳,现在已经长到两米左右。他的200多亩沙柳,年年都能给他带来七八万元的收入。而更让他魂牵梦绕的是,历经40多年,这片沙柳的发展与存在,凝聚了他家几代人的心血。他想起了他的爷爷,年年春天扛着锄头上山种树。那时,沙丘一个连着一个,风刮起,沙子打在脸上,路也看不见。

张世强的家在阿日勒图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南面,这里原来是有名的沙区。如今,该村400多户人家,家家都种沙柳,少的百十多亩,多的几百亩。沙柳4年平一次茬,一次平30亩-40亩,平下来的柳条卖到企业,七八万元的收入就是这样来的。张世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们这里搞过一次飞播。如今,沙柳的间隙长出的杨柴等植被,密密麻麻,还能够养羊。

鄂尔多斯被库布其和毛乌素两大沙漠包围着,全市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18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0.7%;沙化土地总面积810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2.1%。经过20多年的不懈治理,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3480万亩,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580.8万亩,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7万亩,流沙面积由1715万亩减少到1028.2万亩。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沙漠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毛乌素沙地沙害基本消失。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

全民参与防沙治沙,是几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创举。1997年,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举全旗人力物力财力,用3年的时间,修出了一条穿沙公路。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黑色油路,穿越沙漠腹地,与内蒙古第二大城市包头市近距离连接,缩短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全旗13万人齐上阵,进行了7次大会战。当时,该旗年财政收入只有4000万元,而修路的费用需要上亿元。全旗所有干部职工,不仅人在路上,每个人每个月工资尽管只有几百元,但都主动拿出一部分“垫”在路上。时任旗委书记白玉岭说,就是把牙咬碎,也要修通这条路。因为数万农牧民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吃尽了沙漠的苦头。那个时候,生活在沙漠里的人,去镇里旗里办事,骑着骆驼要走一个星期左右,约有3万人从来没有走出过沙漠。

从“人定胜天”“穿沙精神”宝日勒岱、乌日更达来,到后来的“种树种到联合国”的王果香、殷玉珍;从鄂尔多斯集团治理“恩格贝”,到伊泰集团建设万亩甘草园、亿利资源集团开创荒漠化治理的“库布其模式”等,上上下下参与治理沙漠,已经成为当地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32年前,殷玉珍嫁到了毛乌素沙地南部的井背塘,她看到黄沙上屋顶的现状,听到没日没夜风沙肆虐的声音。从那刻起,她下定了种树的决心,这辈子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风沙欺负。

记者采访,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在鄂尔多斯几乎任何一个角落,你都会碰到种树人。上面说的张世强,就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种树者的一个代表。当时被誉为“牧业学大寨”全国典型的宝日勒岱,和乡亲们探索出的“乔灌草结合”“穿靴戴帽”“草库伦”等治沙方法,在全国沙区推广。

多少年过去,一代一代人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种树诀窍。瓶栽法、沙障法、大坑整地、坐水栽植、容器苗、覆膜造林、施保水剂、蘸生根粉、低压水冲造林等,一个方法出来,立刻被推广开来。伊金霍洛旗阿鲁图治沙作业区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措施,更适宜沙地绿化。他们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水资源,使用前挡后拉的方法,在洼地背风坡种植杨树、柳树,迎风缓坡地插沙柳及人工撒播造林杨柴、花棒、白柠条等,有效遏止了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尚有福用一根长长的硬水管插入沙丘,水流将沙子冲出六七十厘米深的细长孔洞,拔出水管的同时,他迅速将一根树苗插入孔洞,一棵树十几秒钟就栽植完毕了。这种水冲种树法改变了过去种树先打沙障的做法,种一亩树比过去要节约1000-3000元。

9月上旬,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采访期间,记者来到穿沙公路。路两边郁郁葱葱,昔日的沙山,均不见了踪影。与路同行的治沙工程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即保证了公路的畅通,又总结出了绿锁黄沙的经验。

沙漠有了绿色,如何向沙漠要效益?聪明的鄂尔多斯人选择甘草等豆科类植物,进行试验种植。形成的“生物固氮”效应,使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

已经实现了生态、产业两个循环效益的东达蒙古王集团,依靠种植沙柳,走出了牛羊兔饲料、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生态循环之路;出栏的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实现了产业循环。经过10年的建设,风水梁獭兔园区已入住3103户,6000多人从事养殖。为了满足獭兔饲料和刨花板厂、造纸厂的原料需求,东达集团又在库布其沙漠开发了300万亩沙地种植沙柳,辐射带动周边3个旗县、约12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统计显示,鄂尔多斯市约50万农牧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2453元增加到2016年的15480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鄂尔多斯:从一片黄沙到绿色乐章,绿锁黄沙见实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920/552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