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悦庄村,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都有数名学生考上大学,村里还出了几名硕士生、博士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庄也因此引起众多关注。
小村藏有厚底蕴
悦庄村远离遂平县城,交通不便,又没资源优势,多数村民靠种地、务工维持生计。
一直以来,悦庄村村民都认同“知识改变命运”。“如果哪家出了个大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会成村民讨论的话题。各家都养成相互‘攀比’重视孩子教育的习惯。”杨天义说。
在当下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上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悦庄村却出现夫妻俩至少会留一个在家照顾孩子上学的风气,每次开家长会时,绝大多数学生的父亲或母亲都会来。”悦庄小学校长高国选说。
“不比钱包比书包,不比楼房比书房。”曾经在悦庄当了五年大学生村官的王子恒总结。这也是悦庄村盛行的风气,不是比哪家楼房建得高、钱挣得多,而是比谁家孩子更争气,比谁家又出了一个大学生。
如今王子恒已离开悦庄4年多了,并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在悦庄工作的那段经历还一直激励着他。“悦庄村不富有,悦庄人堂屋里也没有啥装饰,但墙上贴的满满的是孩子的奖状。”王子恒入户走访时看到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处在悦庄这片浓厚的学习氛围下,也激励着我当时在村里下定决心和村民一起搞养殖、种大棚,不断向这个社会学习。”
在悦庄村口,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这是悦庄小学的小学区,走进校园内,穿过教学主楼旁边的操场,后面一排平房是幼儿园。“这些年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小学时大多在我们本村上的,俺村小学学生的成绩一直比较好。”在村里当了22年村支书的杨天义说起来很自豪。
尊师重教建基金
“由于村里尊师重教的风气,多年来,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和在外地工作的村民都非常关心村小学的发展,很多学成之士纷纷返乡捐资助学。”杨天义说。
从悦庄小学出去的刘景民现是遂平华鼎高分子化工厂总经理。1979年,他考上了当时的驻马店师专,后来又到湖北化学研究院读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如今,他创业成功,还被聘为黄淮学院客座教授。2016年,悦庄村成立了以刘景民为理事长的“悦庄村民心教育救助基金会”。
从悦庄村走出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村里普通甚至贫困家庭。为了让子女上学,村里人节衣缩食保证子女读书,即使是揭不开锅,也不让子女辍学。以前有些特别困难的家庭,实在拿不出孩子上学的费用,街坊邻居们也会伸出援手,家长们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们学习也特别勤奋。
“基金会成立后,俺村在外的成功人士纷纷回村捐款,用于救助家庭困难的在读大学生或面临辍学的中小学生。”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三民介绍,“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这是俺村成立基金会的宗旨,目前村里已有3名学生得到了资助。”
王子恒也一直资助着村里几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周倩是他资助的对象之一。“悦庄现在有了教育基金会,我准备在镇上与同学一起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同时也让大家参与到这种教育帮扶中。”王子恒说。
政府支持扶志气
“俺村之所以能出这么多的大学生,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从县里到镇里每年对村委和村小学都倾注不少心血。”杨天义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很难有悦庄村的今天,现在俺村小学也有了标准化的教学楼和相应的电教设备,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周倩出生在悦庄村的一户贫困家庭中,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而在高考前夕,她的父亲突然病危,对她影响很大,她也有不参加高考的打算。“想想父亲对我的期望,在老师和村里的支持下,高考只考了571分,25日成绩出来,26日中午父亲去世了。”周倩说着眼睛又湿润了,“高考考得不好,我会在大学里继续好好学习,不辜负父亲和身边人对我的寄托。”
“孩子没了亲人,为了不让周倩有压力,镇里把她父亲住院和办后事的费用解决了,她上学的费用也安排好了。”杨天义说,周倩比较自强,当得知社会捐助够她的学费后,她也有不再接受社会捐助的想法。
“悦庄走出去的学生学习观念较强,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引导着他们,灌输到他们内心之中,学习上有这种不偷懒不服输的精神,未来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也能走得更长更远。”王子恒说,“在村里时,从村民村干部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也将使我终身受益。”
2015年,遂平县教体局组织的素质检测抽查中,悦庄小学名列全县第二名。“一直以来我们小学保持着非常好的教学成绩,在全镇小学中,我们学校各科成绩几乎每年都是第一,在当地非常有名气,这也是悦庄村生源不外流的重要原因。”高国选高兴地介绍。
“悦庄村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不是偶然,从建国初期至今,悦庄村的文化事业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玉山镇党委书记马中阳介绍,以杨天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村委班子起了好的带头作用,几十年如一日支持着村里的教育,从村干部到村民一直树立着办好教育的好风气;每年村里考上多名大学生也无形中给后来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加上村里走出去的孩子本身也比较自立自强,多重因素叠加起来让悦庄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