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青海河南:“绿色跨越”发展生态大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82685
内容摘要:我们愿意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率先承担国家重大生态试点探索任务。面对记者,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600米的青海省
 “我们愿意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率先承担国家重大生态试点探索任务。”面对记者,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600米的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韩华的这番话,显示出了自信和底气。

河南县拥有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913万亩有机牧场——河曲草原,以及河曲马、欧拉羊、牦牛等多种优良畜种。近年来,通过探索推进有机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品牌效应,河南县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产品基地,已经初步实现绿色生态、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良性循环,其“绿色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成为具有样本意义的生态保护与人民增收“双赢”的典范。

“禁塑令”引发的生态洗礼

进入河南县,第一印象就是看不到塑料袋等垃圾,商店、小卖部不但不销售,而且会经常看到牧民在过境公路两侧自发捡垃圾,在旅游人员密集的省道两侧每隔十几公里都有垃圾回收点。

韩华告诉记者,河南县最早提出建设有机畜牧业基地时,就在青海省第一个提出“禁塑令”,2003年全县启动“白色污染”治理策略。

“‘禁塑令’对河南县而言是一场深入的生态理念洗礼。”韩华说。目前,10多年治理“白色污染”引发的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全县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达到了全县范围内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覆盖。

伴随着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持续提高,河南县得以水到渠成地不断加大有机产业认证、有机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做强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有机畜产品品牌优势。

2016年,《河南蒙古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为全县依法保护生态、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草场长”创新草原保护新途径

在河南县赛尔龙乡203省道旁的一片草场前,竖着一块“天然草原有效管理责任田”的蓝色公告牌。上面标识显示,这块1980亩的严重退化草场的第一治理责任人是韩华。

海南部高寒地区草原,除了水土流失,最大危害就是鼠患导致草场退化。河南县一度有135.6万亩草场遭遇鼠害,退化成黑土滩。近年来经过大力治理,恢复草场46.6万亩,鼠害猖獗蔓延的趋势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有89万亩退化草场有待治理。

为了巩固治理成果、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河南县借鉴“河长制”,创新“草场长”这一草原治理新模式。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包片,成为负责严重退化草场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设定时间内恢复草场生态,并经第三方检验合格才算完成任务。

“这块草场治理1年来,恢复得很快,黑土滩基本看不见了,3年后应该就能完全恢复放牧。”赛尔龙乡乡长尼玛才让介绍说,新制度最大的功效就是责任明确,机制长效。而且,领导干部承当第一责任人大大督促和激发了牧民群众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保护草场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度大为提高。

从有机牧场到“智慧牧场”

指着远处悠然自得的大片牦牛群,兰龙村兰龙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长爱向记者介绍,兰龙村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目前正从有机牧场迈向“智慧牧场”。

去年以来,兰龙村引进新型移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草原载畜量的动态测量,植入电子标签对放养牲畜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实现跟踪与管理,以数据为支撑让牧户通过手机APP、网站或是扫描二维码随时查看牲畜运动轨迹。

这个偏远民族县的“互联网+”畜牧业正在逐步掌握国外先进牧场所匹配的现代化天然放养的技术水平,为其实现“新型职业化放牧、订单化养殖、品牌化运作等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绿色生产技术支撑。

目前全县已经有6个村正在试点“智慧牧场”。“下次再来,就可以看到牧民用手机放牧了。”长爱告诉记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青海河南:“绿色跨越”发展生态大县”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816/5505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