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通江:养殖搭配农家乐农民乐享“渔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768
内容摘要:四川省水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形式多样,渔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休闲渔业的条件优越。近年来,通江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以水生动物
 四川省水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形式多样,渔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休闲渔业的条件优越。近年来,通江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以水生动物保护吸引旅游、以特色水产养殖促进旅游、以水产品深加工拉动旅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渔旅融合发展道路。

四川省通江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7条,森林覆盖率达58%,不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达一类标准占80%,种种优势条件为水产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通江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总规模近6万亩,年总产量达到2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通江还是国家重要的珍稀鱼类和名贵经济鱼类保护、繁育基地。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通江县每年都要建设一批水产养殖基地,并以基地为核心向周边贫困村辐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基地为了不断增强自身带动能力,要么不断壮大鱼苗繁育、成鱼养殖规模,要么从珍稀鱼类保护中寻求突破,要么从水产科技研发上去探索,融合发展的产业道路越走越宽。

水生动物保护借力乡村旅游实现“以园养园”

从通江县城出发,驱车1小时,便来到40公里以外的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生动物救护中心。一进大门,绿树鲜花掩映着大鲵仿生池、珍稀鱼种培育池、救护驯养池以及各类观赏鱼池,景观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救护中心负责人、县水产渔政局局长向鹏介绍,保护区主要负责保护大鲵、水獭、岩原鲤、重口裂腹鱼等珍稀水生动物,还包括中华倒刺鱼巴、白甲鱼、华鲮、南方鲇、黄颡鱼等名贵经济鱼种及其水生生态系统。“救护中心相当于医院,凡发现搁浅、受伤的保护范围内的水生动物,均送到这里来救护,治疗后驯养、放生。”

“我们每年要对区内河流受保护的水生动物进行原种繁育及增殖放流,还要繁育大量普通水产养殖类鱼苗,免费供给36个贫困村水,各项开支在200万元以上,而中央财政下拨的项目资金为80余万元,缺口很大。”向鹏介绍道,去年5月以来,救护中心开始着眼乡村旅游,希望从中找到弥补资金缺口的途径,实现“以园养园”。于是,中心建立起山泉水泳池、经济鱼类垂钓区以及棋牌、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中心离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仅10余公里,且就在旅游线路上,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完全可以吸引过往的游客驻足游玩。”向鹏说。

经过开发建设,救护中心这块金字招牌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不少去诺水河景区的游客先是出于好奇临时决定进来参观,后来发现这里环境优雅,吃住玩都很满意,于是名声逐渐远播,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救护中心便客满为患,每月旅游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向鹏介绍说,下一步,救护中心计划引进社会资本,将紧邻中心的一条幽深的溪沟开发成生态漂流项目,然后建立一个导引溶洞冷水的水上游乐项目,在救护区建立一座可展示500种国内珍稀水生动物的玻璃橱柜,并开发出100道独具地方特色的水产菜肴,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玩。

标准化养殖搭配农家乐农民乐享“渔利”

“走,去东郡水乡看鲨鱼!”“鲨鱼?在通江?”如今,每逢周末,通江县城不少居民都会到距离县城10公里的大兴乡东郡村,这里的蓝鲨养殖基地吸引着众多游客。据了解,蓝鲨是从越南引进的淡水鲨,在四季分明的通江实现了养殖。

2014年,东郡水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400亩水产养殖园区,10余个标准化养殖池,除养殖蓝鲨外,还有长吻鮠、武昌鱼、裸鲤、斑点叉尾鮰等,这里还是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合作社办公楼上的一幅标语十分引人注目:“昔日烂泥湾,今天巴山小江南。”负责人谢思远解释说:“过去这一片属于冷浸下湿田,田里烂泥很深,稻谷产量低,因此很多人宁愿外出务工也不种,而今合作社流转土地来养鱼,每亩至少增收千元以上。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有23人,每人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

据了解,合作社采取“五统一分”的方式,为其他养殖户提供鱼苗、技术及渔用物资,然后保底回收,带动了该村19口山坪塘和两座小型水库以及2000余亩稻田的水产养殖。全村水产品总产量达500余吨,产值1000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东郡水乡”。

每年,东郡水乡都要举办两次钓鱼大赛和一次摸鱼节。节会期间,村里一下涌入三四千名游客,场面热闹非凡。“全村一共有8家农家乐,一家刚刚建成的乡村酒店,农家乐一年纯收入少则十余万元,多则五六十万元,那家乡村酒店一次能摆六十桌,就这样,人多的时候吃饭还得提前预定。”谢思远说。

走进村民杜军开的“吊线砣”农家乐,依傍公路边的崖坎修建起来的二层小楼,车停靠在路边院坝里,人可以直接进入二楼雅间或是下到一楼参观开放式厨房,即使不是节假日,用餐的人依旧很多。院旁20多亩可供采摘的葡萄、西瓜,一块三四亩大小可供垂钓的鱼塘,俨然一个庄园,庭院经济丰富多彩。

全产业链研发结合科技培训助推一二三产融合

在广纳镇渠江村,以现代渔业示范为基础,集水产养殖、鱼种培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通江县水产科技园,2013年被授牌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养殖示范、科技培训和产品研发基地。目前,科技园已建成现代节水渔业示范区、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苗种培育区、科普培训区、鱼文化休闲长廊区、垂钓区,各功能区形成人、水、鸟、鱼、景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园区重点养殖和培育大鲵、岩原鲤、华鯪、中华鳖等名优品种及经济鱼类。

今年2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园区,与四川大学联合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开展“诺水大鲵”全产业链研发和巴河淡水鱼深加工开发,该项目已取得四川省科技成果1项,开发出系列产品3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注册品牌及区域商标和产品商标7个,同时建立了“园区+公司+科研+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联结机制,带动35个贫困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并免费提供鱼苗17万余尾。

“大鲵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已开发出大鲵烧伤乳膏、生物有机面膜、蛋白粉软胶囊,这在世界上都属于首创,一旦项目投产,可带动2万余农户参与到产业链来,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公司负责人表示。

7月27日,由成都某网络平台公司组织的118名中小学师生夏令营活动来到通江县水产科技园,他们参观了园区科技展览馆,通过文字及标本了解我国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系鱼类品种,以及本地鱼类品种和世界鱼类概况对人类的重要性。傍晚时分,科技园开启32米宽的3D水幕电影,虽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赢来的惊叹和掌声经久不息。

“我们这里的旅游开发主要是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和培训的团队,每年旅游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目前我们正在对一些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下一步还将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占地1000亩的水产养殖公园,与通江旅游大环线连成一体,到那时,我们的旅游服务功能会更强大。”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四川通江:养殖搭配农家乐农民乐享“渔利”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816/5504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