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寺庄村文化礼堂举行的欢乐乡村文艺表演。
伯延文化礼堂内村民在欣赏书法艺术。
白沙村村民在文化礼堂里读书。
“俗话讲‘两好拼一好’,俺家是‘三好拼一好’。首先是公公婆婆好,再就是俺弟弟两口子好,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日前,在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牛头村的文化礼堂内,“文明家庭”代表杨彦红的一番话赢得了众多村民的掌声。这是该市农村文化礼堂里开展的一项评选活动。
近年来,武安市紧紧围绕“文化地标、思想高地、精神家园、人才基地”定位,围绕场所大、功能全、队伍多、活动丰、机制全“五大”目标,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功能设计”标注民生新高度
“鼓山高来朝阳湖美,家乡白沙惹人醉……”晚8时许,白沙村文化礼堂准时传来村歌《美丽白沙我的家》的优美旋律,这也成为村里每天晚上文化活动开始的前奏。“要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小康,除了要做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外,还需要有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满足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于农村文化礼堂和美丽乡村建设,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这样理解。白沙村文化礼堂的设计既体现了该村地域特色,又体现了文明理念,将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完美融合。
在文化礼堂功能设计上,武安市立足于增强吸引力、满足实际需要,注重发挥宣传教育、社会新风、文体活动、休闲娱乐、文化学习、志愿帮扶、村民议事七大功能,确保农民群众进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7月里的崇义二街文化礼堂农村党史馆格外红火,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党史馆里展示了各个时期崇义二街村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崇义人,触摸身边鲜活的史料,见证动人心魄的历史进程,我们为老一辈的精神而感动,为现在的幸福而珍惜,更会为未来的美好而努力!”经常带领学生参观的崇义小学教师孙晓敏深有感触地说。在武安,文化礼堂已不仅是文化场所,更是农村老人有所乐、青年有所用、学生有所学、少儿有所玩的精神乐园。
“乡土才子”成为文化主力军
“武安的生活这样好,都与环保离不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打好治理攻坚战……”在伯延镇南文章村的文化礼堂里,反映当前环保、绿化重点工作的武安快板《夸夸咱武安家乡美》正精彩上演。“惠民好声音”特色宣传小分队是这场表演的主角,他们都是南文章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快板、舞蹈、小品等节目,文化礼堂是他们经常表演的场所。
“我们就是以老百姓身边事为题材,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武安快板、小品等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大伙儿都爱看,村上的文化礼堂经常爆满。”这支队伍的组织者周文章笑呵呵地说。周文章是村上的文化能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文化人才是文化礼堂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组建队伍上,武安市着眼于“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着眼于发现培养“乡土才子”,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为此,他们抽调选拔了各类专业人员组成专家队伍;挑选热爱文体活动、善于管理的人员,组建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维护队伍。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草根”宣讲队伍。在武安全市开展基层宣讲员的选拔推荐,涌现出了以翟五元、房鸿业等为代表的一批“草根名嘴”,用乡土声音讲百姓事,传递党的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目前,武安市共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队伍751支,各类文艺骨干近万人,已成为农村文艺活动的主力军。
“自助点菜”烹出丰盛文化宴
磁山二街的文化礼堂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文化礼堂内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剧场,村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邀请不同的文艺团队到剧场里演出。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群星奖颁奖晚会、吴桥杂技演出、大型魔幻剧《黄粱梦》等一场场文化艺术的盛宴就在文化礼堂里上演,村民不出村就享受到了高水平的表演。这种“自助点菜”送文化活动在武安文化礼堂中已越来越多。
武安市在文化礼堂活动上注重三个结合,即“自足”与“供给”、“送文化”与“种文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确保文艺演出、文体比赛、健身运动、读书学习、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文化讲坛、基层下乡、技能培训等九类活动不间断、有特色。武安市已连续数年组织举办农民广场舞大赛,全市500余支广场舞队,累计数万人次参加比赛。不仅如此,每逢节假日,村民自发组织编排的节目也陆续上演。自娱自乐种文化,由“乡土才子”自发组织的活动高潮迭起。上团城乡北西庄村李增栓,自己投资购置灯光音响,组织本村和邻村爱好文艺的群众,常年在本村和邻村的文化礼堂里表演戏曲、歌曲、舞蹈、快板等节目,同时还到其他乡镇村开展公益演出,极大地活跃了周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目前,武安市农村正呈现出“个个有爱好,人人都参与,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欢乐,时时有收益”的文化生活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