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云南,已经进入了雨季。日前,记者从昆明经过几小时的车程,又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徒步几公里,才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滇龙胆种植区见到了39岁的临沧市云县农民熊丙彩。她独自一人种了100亩龙胆草,年收入5万元左右。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依靠滇龙胆、滇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逐步形成“农业推动工业,工业生产品牌,品牌拉动农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给昔日落后的山村带来了新变化、新希望。
一次小偶然引发大改变
记者冒着小雨驶入深山,历时两个小时来到海拔1800米的云县茶房乡云乃村。云乃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而滇龙胆草是他们主要的种植作物。
发现滇龙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十几年前,在一次野外出游中,周国银途经一位农民家,偶然发现了滇龙胆。当时滇龙胆还只是一种野生药材,没人意识到它的价值,也很少有人依靠采摘和种植来提高经济效益。周国银发现滇龙胆后,便果断给了这位农民5000元,让他帮忙采摘、种植,进行野生驯化,并和对方约定,收获之后他来回收。2006年,周国银正式开始进入云县种植滇龙胆,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临沧耀阳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国银的偶然发现,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
“我有胃病,根本没法外出打工。之前我们全家就靠着几亩薄田糊口,年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生活实在很难过下去。”站在今年新翻修的房子前,51岁的彝族农民李正学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感慨地说。他是云县茶房乡文乃村的贫困户。家中只有他和19岁的儿子,儿子打零工,收入也很不稳定。2009年,在周国银的帮助下,李正学开始尝试小规模种植龙胆草。经过几年的摸索,目前种植规模已扩大到8亩,再加上套种核桃、茶叶、玉米等作物,全家人均年收入突破了4000元,住了多年的老房子终于有钱翻新了。
劣势变优势高海拔种出优质药材
云县种植滇龙胆草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海拔高。当地种植的滇龙胆和滇黄精基本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在这个海拔高度种出的滇龙胆和滇黄精药用价值更高。也正因此,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扶持企业,通过企业帮扶专业合作社,发展滇龙胆等中药材种植。
在种植滇龙胆之前,高高的大山挡住了云县农民和外界的沟通,交通的闭塞、技术的缺失、观念的落后成为当地发展的劣势。而人工种植滇龙胆技术普及之后,独特的海拔位置、独特的技术、因地制宜的观念成为滇龙胆种植的优势。
在山脚下,记者见到了64岁的滇龙胆种植带头人、云县茶房乡响水村农民石兴海。他过去干了三十年的赤脚村医,2006年开始种植滇龙胆。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带动全村人种植滇龙胆,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由于滇龙胆和滇黄精的种植周期比较长,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和荞麦等作物轮作。”石兴海告诉记者,滇龙胆从种植到收获一般需要3年,生产周期长,市场需求量大,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周国银介绍,滇龙胆每年市场需求量8~10万吨,可种植总面积500万亩以上,单品种可打造百亿中药材产业;滇黄精是食药两用品种,市场需求超过50万吨,可种植总面积2000万亩以上,单品种可打造千亿中药材产业。通过发展精深加工等,能真正形成有高原特色的中药材产业。
推广龙胆草从种植失败到成为“老把式”
“2008年,我们贷款一万元试着种龙胆草,但因为缺乏经验,最终以失败告终。”43岁的彝族农民茶石花是文乃村通过种植中草药脱贫的典型代表。第一次尝试失败了,2009年,她在周国银的技术支持下,再次小规模种植龙胆草,总算初有成效。2013年,她开始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植面积100多亩,年收入四五万元。更加可贵的是,随着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好的环境,如今一双儿女分别考进了大学。
现在一提起龙胆草种植,茶石花俨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了。她建议轮换种植品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这样龙胆草的种植能发展得更好。
而丈夫已经去世的石兴彩,靠着种植15亩龙胆草,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并将女儿送进了临沧市财校读书。女儿毕业后在江苏工作,月收入两千多元。不算女儿的工资,如今石兴彩一个人种植龙胆草,年收入就能达到四五千元。
像茶石花、石兴彩这样的故事在文乃村数不胜数,种植龙胆草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美好的可能。
除了滇龙胆和滇黄精外,当地还有一种中草药——重楼,重楼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每亩可实现经济收益80万元。据云县惠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文芳介绍,合作社主要种植的就是滇龙胆草和重楼。目前龙胆草种植面积超过1130亩,重楼的种植面积为27亩,涉及种植户248户。
结合当地实际,云县提出了发展“三木一草”的战略。所谓“三木”,就是三种木本植物,即茶叶、核桃、木瓜,“一草”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即滇龙胆草。这个战略符合当地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越来越多农民通过种植滇龙胆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近年来,周国银已经在云南省成立了5家种植公司和1家管理公司,以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为主,其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1万亩,涉及7个地州、31个县,种植农户17万多户,约68万人口,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1268户,约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