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内蒙古:耕耘现代农牧业的“大牧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270
内容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在自治区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战略部署下,内蒙古农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经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以粮油、乳产业为龙头,羊绒、肉类产业为支柱,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具备了年加工转化粮油1600万吨、牛奶1000万吨、肉类260万吨、羊绒2.2万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加工能力。

2016年,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2267.6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7万亩,全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区平均耕地基础地力贡献率达到50%左右。全区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近10万个,其中牧区家庭牧场已发展到3.5万个,参与家庭牧场经营户达到5万户,占牧户总数的11%。畜禽整体规模化率达到6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内蒙古在2016年底公布了第一批151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名录,全区12个盟市还认定了一批盟市级家庭农牧场。这些家庭农牧场作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和现代农牧业的“领头羊”。

杜伟军,是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音河乡维古奇鄂温克族猎民村人。2005年,杜伟军成立了一个名叫“山垴”的农牧场。他钻研科技知识,培育适合当地积温条件的早熟高产品种,他加工的黑小麦参加绿博会展销,有机黑麦粉、黑麦米凭着优良的品质迅速走俏市场,远销北京、南京、江苏安徽等地,被称作“古老原始碾房的味道”,是“大山深处的绿色食品”。“山垴牌”黑麦,成为山垴农牧场打开消费市场的第一张金字名片。现在,山垴农牧场除自有的3000亩耕地外,还流转了2000亩耕地,建起了粮食储藏库、机械修理部、粮食晾晒场、牛羊野猪和狍舍,年总产值200万元,年产粮食300万斤。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内蒙古:耕耘现代农牧业的“大牧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805/5496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