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农村搭起“金融桥”探索新型合作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4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2634
内容摘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对农村改革提出的一个宏伟构想
 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对农村改革提出的一个宏伟构想。

如今,“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目标已经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先行一步的浙江,按照总书记的规划蓝图,率先取得了改革突破。

思路创新 改革找到突破口

浙江“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始于2006年。在当年年初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新思路,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两个多月后,全国首家集农村金融、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合作组织——温州市瑞安农村合作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由农村合作银行、供销联社等8家核心单位和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本单位组成,一场“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由此在浙江开启。

随后,全国首个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等相继落户浙江。瑞安市农合联还创建了浙江省首个县级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位一体”改革,抓住了“三农”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生产关系和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从改革的实践看,农民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发展较快,但信用合作仍迟迟未能破冰。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位一体,难在信用。”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冯建龙分析认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中,破解“信用”这一环节越来越迫切,这一环节一旦真正打通,将促进“三农”发展良性循环,否则将会导致“三农”发展的“肠梗阻”。

浙江互联网生态环境优越,宽带到村的铺设覆盖率已达90%以上,农民对互联网的认同度相对较高。基于这样的实际,浙江在“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中,努力探索以互联网为基础,让农民贷款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率先应运而生。

路径创新 农村搭起“金融桥”

“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的核心是惠农网贷,惠农网贷将农民“搬”到了线上,打破了时空限制,把农民日常生产、供销、消费等数据,都变成了可融资的资本,产生授信额度,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服务“三农”的全新路径。

这条路径的畅通,离不开农村发展的“金融桥”——村民信贷档案数据库。

信用数据从哪里来?记者从率先试点的湖州市了解到,主要通过村委会、合作社、农合联等渠道,明确数据库结构、建档路径,挖掘农户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信用情况等数据,形成“一村一表、一户一档”,并基于多维度授信模型为各家农户确定与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相匹配的信贷额度。农行湖州市分行行长助理胡旦告诉记者,湖州目前已创建有效村民档案84309户,发放惠农网贷59356万元,并将安吉白茶、南浔淡水养殖、长兴葡萄产业、德清民宿等重点“三农”特色产业作为数据建模的主要对象。

德清县白彪村水产养殖户倪德荣是惠农网贷的老客户,近两年来,已陆续通过惠农网贷贷款30多万元。他告诉记者,以惠农网贷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对农民来说最大的好处有3个。

一是优惠。农民贷款月利率不到6厘,远低于市场价格,对信誉良好的农民还可以扣减积分给予利率优惠,减轻农民的融资成本。二是便捷。无需填写繁琐的申请资料,从申请、审批、发放,整个贷款过程都由农民通过互联网自助解决,随借随还。三是普惠。通过大数据,能面向广大农户提供无需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目前的贷款额度控制在每户3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5万元。

截至今年6月,浙江已为165万户农户建立信用大数据,并为其中110多万农户进行了授信,已发放惠农网贷超过50亿元,其中信用贷款接近5.2亿元。未来浙江将用3年左右时间,争取整理出300万户以上农户的信用大数据。

服务创新 完善惠农新机制

“三位一体”改革,浙江从破解信用难题入手,始终结合农村发展特点,系统谋划,谋定而动,服务“三农”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德清县是国务院授权的全国15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之一,为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德清县创新推出全国第一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为农村土地改革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并实现了全国第一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农行德清县支行行长杨宏伟告诉记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突破了以往贷款客户的准入难题,也扩大了融资抵押的准入范围,完善了融资产品和信贷制度,从根本上适应了农村市场的需求。按照“同权同价、同等入市”的原则,促进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实现“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相应的政策体系也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供给。

与德清县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异曲同工,邻近的安吉县则把“美丽乡村”作为金融服务的创新产品。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安吉推出了“美丽乡村贷”,重点对接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同时根据地域特点,择优支持一批耕地垦造、古村落保护、民俗文化挖掘等项目。截至6月末,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类贷款已达92.6亿元,覆盖15个乡镇,惠及2万多农户。

浙江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认为,“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民,只有破冰融资难题,让农民在新型合作体系中真正获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这是“三位一体”改革创新的初衷,也是改革创新的价值所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浙江:农村搭起“金融桥”探索新型合作体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714/547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