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玉米深加工业要当心外资冲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1  来源:期货日报  浏览次数:81922
内容摘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6月28日全文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自2017年7月28日起施行。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与修订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6月28日全文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自2017年7月28日起施行。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与修订前相比,制造业取消了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加工,大米、面粉、原糖加工,玉米深加工,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产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其中,玉米深加工业要十分当心“狼真的要来了”。

目前,外资在食用油脂油料进口、进口油料加工、食用油脂小包装灌装、食用油脂零售,以及小麦加工等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自2000年以来,在食用油脂与小麦加工等领域,外资扩张迅猛,其间虽然国内产业政策有调整,但外资在这些行业已成“气候”。如今外资准入在更大领域放开以后,食用油脂等领域市场“主角”地位将更为明显。

与外资在食用油脂与面粉行业等占据主导地位相比,在玉米深加工业,外资还没有达到控制的地步,但其扩张的“野心”很大,扩张速度依然很快,如今在准入放开后,玉米深加工企业要十分当心“狼真的来了”。

结合记者在东北等地的调研情况来看,与外资控制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与民营企业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来在外资准入放开后,玉米深加工企业要及早准备,随时要面对外资准入放开所带来的冲击。

第一,在资金筹集、使用等领域,国有与民营企业处在不利地位。

记者在东北一家玉米深加工外资企业了解到,当初该公司在东北建厂,主要是为了加工酒精。后来由于国内政策调整,企业只好转产玉米淀粉,但自开工以来,企业基本没有挣钱,年亏损额在1.3亿元左右,时间长达数年,主要原因是在玉米临储政策的支持下,玉米原料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不过,自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企业财务状况明显好转,开机率达到100%。而在往年,每年停机2—3个月很正常。今年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给予的补贴,该企业加工玉米淀粉可以挣到钱。

如果该企业是国有或民营企业,在市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阶段,很难承受连续数年的亏损。

目前,国有与民营玉米深加工企业普遍资金较为紧张,低息资金来源渠道不多,而外资企业往往是大布局,一家企业仅是一个集团的运作棋子,大部分情况下,一家企业亏损并不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可以通过其他关联企业的大幅盈利来弥补,企业资金供应充足,限制也比较少。

第二,在产品与市场开发等领域,国有与民营企业落后于外资企业。

一家玉米深加工外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的企业有一百多年历史,之所以发展得既好又稳定,关键在于风控严格、业务开拓超前、计划的前瞻性较强。例如,这家企业早在10年前已开始了蜡质玉米的种子选择、“订单农业”模式种植、产品试验与产品研发等工作。其之所以热心蜡质玉米的生产与产品研发,主要是为了尝试生产特种玉米淀粉。目前,我国居民对酸奶的需求较为旺盛,对蜡质玉米的需求增长较快,但蜡质玉米的质量需要从种子开始控制。这家企业就从选择种子公司做起,发展到与农民进行“订单农业”生产,最后到玉米生长管理、收获、运输等,严格对质量进行把控。反过来再看国有与民营企业可以发现,除了少数几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开发方面舍得投入资金、储备人才外,很多企业是跟风操作,在产品研发与储备方面几乎没有发展后劲,一旦原料价格上涨或市场格局改变,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

据记者了解,很多外资玉米深加工企业各事业部分工明确,配合协作较好,产品可以内部消化,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其十分注重对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使用,企业不仅是一个加工车间,同时还是贸易、期现货套利对冲等的平台与工具。

第三,在经营管理等领域,国有与民营企业也应迎头赶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玉米深加工业要当心外资冲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701/5465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