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蔬菜产业采用的隔水地膜技术很先进,值得借鉴。”近日,马来西亚客商黄世端来柳州市考察柳南蔬菜示范园区,赞扬道。
据了解,黄世端是祖籍福建的马来西亚华侨,在马来西亚经营面积上万亩的农场,其中有2000多亩种植蔬菜,主要种植沙拉用生菜、芦笋、番茄等。这次,他通过朋友介绍,专门来柳州市考察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黄世端考察时,对柳南区示范园的连栋大棚的建设规格大加赞赏,并就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销售模式等与柳州市农业技术人员交流,对棚内的隔水地膜很感兴趣。
据了解,使用该地膜的主要目的在于冬天防止水分过大。冬季种植大棚蔬菜时容易产生大量水汽,在棚内不散,蔬菜容易染上病害。使用地膜,可以起到隔绝作用,大大减少了棚内水汽的产生。
黄世端说,马来西亚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大棚每年有几个月水汽弥漫,可以引用这一技术进行试验。考察期间,黄世端还详细了解柳州市的蔬菜品种、农机设备等情况,表示今后要介绍更多的马来西亚同行来柳,还希望能请柳州市有丰富经验的菜农去马来西亚工作。
柳州市蔬菜产业能够让外国客商关注,得益于柳州市蔬菜产业水平取得的长足进步。目前,柳州市蔬菜种植面积约145万亩。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深入实施,柳州市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不断完善,蔬菜供应能力达市民消费量的3倍以上,60%的蔬菜外销,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柳州市在柳江区、鹿寨县、柳北区、柳南区、柳东新区等保障性蔬菜产区以生产短期性叶菜类为主,兼顾生产莲藕、慈姑、茄子、辣椒、番茄、豆角等特色蔬菜。柳江区、鹿寨县、融安县、柳城县等秋冬菜主产区,利用冬闲田生产芥菜、莴笋、番茄等,重点生产外销型和加工型蔬菜。
此外,柳城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等食用菌产区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桑枝为原料培育大球盖菇、秀珍菇、猴头菇、竹荪、木耳,以蔗叶、蔗渣、滤泥、稻草栽培双孢菇、褐菇、巴西菇,秋、冬、春季用闲置蚕房栽培猴头菇、双孢菇、褐菇。融水县利用本地杂木栽培灵芝、香菇、茯苓,秋、冬、春季利用桑园、稻田栽培大球盖菇。
“建设功能设施高标准、技术应用高标准、质量安全管理高标准的标准蔬菜园,是柳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之一。”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到2020年,全市力争蔬菜播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210万吨,在确保城市蔬菜供应充足、丰富,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柳州蔬菜“走出去”,打响品牌,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