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经济是新辟产业的“聚宝盆”
长约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东西两头,河西走廊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因为缺水,民勤湖区已有50万亩天然灌木林枯萎、死亡,有30万亩农田弃耕,部分已风蚀为沙漠。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5%,其生态之严峻,曾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酒泉戈壁面积最为广大,绿洲面积更小,广袤的戈壁滩以砾石为主,夹有粗砂,地带性植被主要由超旱生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超旱生半乔木荒漠组成,很少利用。随着科技发展,有人提出通过在非耕地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技术,发展戈壁经济、戈壁农业,向戈壁滩要地,把戈壁滩变良田。
探索实验、借智发展、技术引领,加强院校合作、外引内培,酒泉市聘请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技专家、技术人员40余人作为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的专家智库,加强产业规划、技术培训、生产指导,从温室规划建造、质量保障、品种选育,育苗移栽、病虫防治、智能操控等各个环节,多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有效提升了。
非耕地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建设水平。目前,全市建成的肃州区银达、总寨、玉门顺兴等10个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园,已筛选出适合西北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基质配方9个,适合非耕地亚逆境栽培的蔬菜新品种十几个,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蔬菜标准园7个。以上该项目被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认定为非耕地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基地,成为甘肃农业大学、农科院的科研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基地。
戈壁农业是打开绿洲经济的“钥匙”
酒泉市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土地总面积1680.5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6.05万公顷、园地0.86万公顷、林地11.69万公顷、草地442.3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66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82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5.84万公顷、其他土地1152.2万公顷。保有量耕地是全国理想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外贸种植基地、承接东西的特色林果和优质蔬菜产出基地,是得天独厚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酒泉市地域广阔,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42%,由于地表多为戈壁,有效可开发利用戈壁滩面积达到了100多万亩,适宜发展非耕地节水农业。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是指不占用耕地的戈壁滩,在砂石地、盐碱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非耕地上,以温室大棚为载体,发展设施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
近年来,酒泉市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供给侧改草需求,突出发展了高效蔬菜、现代制种、优质林果、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了产业鲜明、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75万亩,打造了肃州区、金搭县、玉门市为主的65万亩高效蔬莱和45万亩现代制种生产基地,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为主的45万亩林果基地和20万亩精品蜜瓜生产基地。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耕地和绿地资源稀少,最充裕的是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戈壁荒滩等末利用土地。酒泉市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工作和务实举措,进一步加快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力争2025年达到10万亩规模。酒泉市商务部门也表示在加快发展非耕她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同步重视完善经营体系。发挥西部农业、敦煌百佳、巨龙农业、西域厢光等为主的非耕地设施农业加工销售流通企业力量,形成以巨龙物流港、春光市场、大教煌、龙德盛为主均仓储保鲜和蔬菜批发企业,构建了“育苗、栽培、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实现了非耕地设施农业订单化生产,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营销格局,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着力壮大相关联的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戈壁农业”快速发展,有效保证了实验园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