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的坛洛镇上正村,已是浓浓的夏意,与此相呼应的,是该村脱贫攻坚战正火热开展。行走在村里,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似乎吹奏着“迎宾曲”。对于上正村村民而言,这声音代表着脱贫致富的希望。
上正村土地贫瘠,全村1100多户农户中,有247户贫困户,“没有上规模的产业,没有像样的房子,没有充足的水源”,上正村党支部书记黄朝栋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贫困,曾经像一个“魔咒”笼罩着这个村庄。
“甘蔗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可是近年来甘蔗价格不高,村民付出了劳动收益却不理想。”黄朝栋告诉记者,要让种植传统作物的村民在脱贫攻坚中实现脱贫致富,就要从村子自身产业中寻找收益最大化。
临近中午,黄朝栋领着记者走进村庄,他要带我们去看看村民脱贫致富的新“法宝”。
变废为宝
一根甘蔗“两头甜”
上正村土地贫瘠,缺乏水源,适合的产业不好找;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只能靠栽种糊口。
“土地贫瘠限制了村里的产业发展,但特殊的土质和环境也使得我们的甘蔗甜度高。”上正村委主任黄廷权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种植有6000亩甘蔗,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收入不高但稳定。”黄廷权说。
然而,这离村民脱贫致富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从传统作物中寻找致富出路,如何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利用废弃的甘蔗秸秆作为养牛饲料,鼓励村民发展养牛产业,让一根甘蔗“两头甜’。”上正村找到了致富“密码”。
村民黄珍梅是依靠养牛鼓起荷包的代表,她告诉记者,过去依靠种植甘蔗,全家只够糊口过日子,还要负担两个小孩上学,经济很困难。经过多次外出闯荡,黄珍梅意识到,虽然村里条件不好,但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肉牛价格稳定,且不易患病,再加上利用甘蔗秸秆来做饲料,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说干就干,黄珍梅的养殖规模开始从零到有,逐渐扩大,“最多能养50多头牛,小孩的学费就从这里边来。”黄珍梅说。
目前,上正村共养牛1200头,其中贫困户养牛300头。黄廷权说,村里利用废弃的甘蔗尾叶制作成饲料,用来养牛,既节约了成本,又美化了环境。“甘蔗秸秆可以卖,甘蔗尾叶经过切割等步骤可以喂牛,又节约了饲料成本,村民们尝到了甘蔗两头的‘甜蜜’。”坛洛镇副镇长黄维贤说。
用足政策
脱贫吹响新号角
在村民黄环进家的牛舍里,他和妻子正在给牛儿喂草,看到有人前来,5头黄牛扭过头来,发出“哞哞”的叫声。“这些甘蔗叶和牧草都是从自家地里收的,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呢。”黄环进给记者算起了账,“上个月我刚卖了3头牛,赚了1万多块,种甘蔗和养牛双管齐下,钱袋子眼看着一点点地鼓起来了。
黄环进去年还获得了上级补贴资金9000元。利用这笔资金,黄环进不仅新购买了小牛,还修缮了牛舍,准备扩大养殖规模。记者了解到,黄环进所说的补贴政策是去年西乡塘区出台的《西乡塘区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内容,结合上正村的实际,贫困户每养一头牛可获得3000元补贴,封顶9000元;每养一头猪可获补贴800元,封顶10000元;种植甘蔗每亩补贴500元,封顶3000元。去年,该村共有35户贫困户领到了补贴资金。
“城区的补贴政策,对贫困户发展产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黄维贤说,城区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扶持力度,为贫困村的持续发展解决了不少困难。
去年,南宁市绍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到上正村流转土地35亩,建起了旱鸭养殖基地,并聘请贫困户做工。“我们种甘蔗、养牛、养鸡、养鸭,动员青年外出务工,多渠道发力,今年脱贫摘帽,我们有信心!”黄朝栋信心十足。
从产业单一到产业多元,从变废为宝到循环经济,从用足政策到后劲十足,在上正村的脱贫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改变过去的输血模式,新鲜的血液正一点一滴溶入贫困村的骨骼中。每天村里响起的“哞、哞、哞”的声音,就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