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湖北潜江小龙虾“红”足17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6  来源:湖北日报网  浏览次数:81962
内容摘要:又见一年龙虾红,醉香侵袭半壁城。在潜江,小龙虾产业如日中天,赢得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又见一年龙虾红,醉香侵袭半壁城。

在潜江,小龙虾产业如日中天,赢得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美誉,创造了“小龙虾,大产业”的神话。

是什么力量,让百万潜江人17年坚守迷恋一只虾?是什么力量,让潜江小龙虾这股“红色旋风”持久不衰?

潜江市市委书记黄剑雄说,潜江小龙虾17年的发展,见证了潜江人久久为功、自强不息,创新图强的精神,小龙虾迅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大批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支撑,离不开一大批党员的带头带动。

久久为功!17年养大一只虾

17年间,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综合产值超180亿元,潜江做到了!

17年间,赶盱眙、超宜城,让一只虾红透大半中国,潜江做到了!

17年间,“虾稻连作”、“虾稻共作”两度改写全国龙虾产业发展历史,潜江做到了!

……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潜江小龙虾一度被认为是‘害虫’,但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致力于将小龙虾产业打造为我市富民强市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最终成功养大了这只虾。”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说。

17年间,一项项创举引领示范

2000年,潜江市宝湾村党支部书记刘主权为了防止农田抛荒,带头承包了村民弃耕的60亩低湖田,并买了150公斤野虾仔放进稻田。次年春,他捕捞了1500公斤小龙虾,卖了5000元钱,紧接着又种水稻……“虾稻连作”的种养模式便应运而生,被视为包袱的低湖田也成了抢手货。

从稻田自繁自养,到“虾稻连作”,再到“虾稻共作”,潜江市委、市政府不断将一个个创举深挖扩大,培育出如积玉口镇“虾稻连作”、白鹭湖农场“虾稻共作”、熊口镇赵脑村万亩示范基地等典型。

这些典型,不仅引领全市小龙虾产业发展,更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17年间,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

自2007年开始,潜江市出台了扶持虾稻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从事“虾稻连作”的农户,按照10元/亩的标准予以奖励。至2013年,该市又出台了对“虾稻共作”模式的奖励标准,将补贴标准提高到40元/亩。

近三年,围绕小龙虾产业的相关政策出台尤为频繁,对“虾稻共作”基地开展保险补贴、支持打造虾稻种植的示范基地等。

17年间,责任担当让产业发展坚挺脊梁

如何保护潜江小龙虾健康安全发展?这是一届又一届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当人们大快朵颐品尝小龙虾,当农民欢喜于养虾致富,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这背后是潜江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久久为功,破除着产业发展路径上的障碍。

近年来,潜江市推出“虾稻生产标准”“稻虾生产标准”两大标准,规范产业健康发展。在农资市场、销售市场,一场场打击“虾霸”、狙击“问题饲料”的专项行动为小龙虾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17年养大一只虾,是潜江市委、市政府用责任担当撑起小龙虾产业发展的脊梁,带领着全市人们锲而不舍干出来的!

谁冲在最前?党员干部是先锋模范

潜江市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被誉为“虾稻共作”发源地。这一革命性创举最早100亩试验田的参与者是党员彭宣华,他面对试验失败的风险,主动要求调到有“水窝子”、“穷袋子”之称的9队,经过不断试验、总结、再试验,探索出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两收的“虾稻共作”模式,让9队成了人人称羡的“财窝子”、“金袋子”。

熊口镇赵脑村,潜江市首个万亩虾稻示范基地。项目启动之初迁村腾地,涉及10个居民小组、2588人、34个自然台……啃下这一个个硬骨头的,正是该村挺身而出的一批党员干部。

17年来,伴随潜江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活跃在产业链各环节上,尽管分工不同、从事领域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展开潜江小龙虾历史,一条代表着党性的“红色”主线与其相伴……

新模式大规模推广期间,潜江市龙湾镇冻青垸村党员曾凡鑫不断专研养殖技术,让精养虾每亩产值跨过万元大关,同时将自己积累的养虾技术无偿分享给周边村民,如今,他已成为群众心中信得过、口中叫得响的土专家。

冻青垸村村支部书记朱常清说:“有了曾凡鑫,村民们的养虾问题总能第一时间得以解决。过去,总来村里推销产品的‘假专家’们现在都进不了村!”

在龙虾深加工领域,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有个16名党员组成的“尖刀班”。平时,他们在各自生产线工作,可当企业有需要,他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克难攻坚。

去年5月,一场突袭的暴雨眼看要毁掉厂里晾晒的30吨甲壳素原料。得到消息后的半个小时里,“尖刀班”赶到现场,连夜奋战,挽回了企业损失。

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小龙虾市场火爆之时,该公司机关党支部书记漆良斌率几名党员干部组成研发团队在车间“闭关”3个月,最终研发出了麻辣味小龙虾,实现了国内首家工业化生产的冷冻即食小龙虾产品。

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时旋动情地说:“正是有这么一批‘技术先锋’‘干事先锋’的党员做表率,企业才能顺利从容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例子,不胜枚举。

17年间,潜江小龙虾兴盛不衰,正是靠着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动力在哪里?党性在一线锤炼

2013年,在熊口镇赵脑村,潜江市首个万亩虾稻示范基地项目启动。然而,摆在村支部书记赵常洪面前的却有两大难题:土地流转、腾地分房。

村里10个居民小组、2588人,34个自然台,如何在短期内完成迁村腾地?这一年,村里陆续开展土地确权、房屋置换等工作。

“我们确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的原则,土地怎么分先由村民自己摊开来算;房屋置换过程中,我们公开、公平、公正,置换标准细化到每一户。”赵常洪说。

这一年,赵常洪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换来了2500多村民的支持,为首个万亩虾稻示范基地的建立打下牢固基础。

如今,赵脑村的探索,如同一把尖刀,为潜江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撕开了口子。

去年,潜江市虾稻综合养殖面积达5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近一半。

今年,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潜江市召开,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潜江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被全省所关注。

17年,潜江小龙虾面临的困难、障碍,何止赵脑村。以潜江华山、莱克等为代表,这群党员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成为了潜江小龙虾部队的技术“尖刀班”。曾经潜江小龙虾默默无名,是潜江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举办龙虾节,来自该市农业、招商、宣传等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赴外考察招商推荐,把一个地方节会升格为省级节会,又将这场节会变为了招商盛会,产业盛会、富民盛会……

第八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开幕在即,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灯光展、龙虾之夜、虾博会等一批重大活动。此时,也是数以百计的党员干部,以“白加黑”、“5+2”的状态,以时不我待的迫切追求,正解决着一个个摆在面前的难题。

潜江市市委书记黄剑雄说:“要提高工作标准、提高担当勇气、提高落实速度。”

“三个提高”,正是实现潜江市小龙虾17年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凝聚全市党员干部的共识和追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湖北潜江小龙虾“红”足17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526/542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