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长了肉却不涨价!
蓝祥禄负责的燕子坪养猪专业合作社是荣昌比较大的养殖场之一,目前生猪出栏每斤单价处于8元以下,与去年同期接近11元的价格相比,下降逾两成。这个价格,是近两年的“冰点”。
荣昌利民养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养殖场活猪的出栏均价为每单斤7.5元,“这样的价格水平,养得好的可以赚点钱,养得不好,只有亏本”。
其坦言,对大部分的养殖场而言,已经跌到无钱可赚的地步了。尤其是猪养大了若嫌价格低暂不出栏,那更是“肉长价不涨”,多待一天就亏一天。
与养殖户们愁眉不展相对的是,市民吃肉确实便宜了不少。常年在永辉超市买肉的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去年猪肉价格飞涨时,一斤精瘦肉要二十四五元,最近一般只要十五元左右。
5月8日下午,重客隆、永辉等超市提供的价格显示,价格在20+的猪肉已几乎绝迹,如重客隆精瘦肉价格为14.8元/斤,比去年要便宜8块;而最便宜的带皮后腿肉每单斤只需11.98元。
市商务委提供的监测数据与市场表现一致:最近一个监测周期,即4月22日~4月28日,重庆白条猪批发价19.63元/公斤,周环比跌4.57%,跌幅较上期扩大4.52个百分点;五花肉批发价22.5元/公斤,周环比跌1.32%,跌幅较上期扩大0.45个百分点。这也是重庆白条猪批发价连续下跌的第13周。
进口猪肉是背后大杀器?
重庆最近一个猪肉价的高峰,出现在去年六七月。当时生猪出栏价格每单斤达11元,超市肉价平均每公斤则达到35元,排骨、里脊肉等,每公斤甚至超过40元。
当时,市商务委为稳定肉价,投放了数百吨冻肉“降温”;财政局则史无前例投入9000万元,为贫困市民发放买肉补贴。
蓝祥禄说,从去年的“站在风口”扶摇直上,到如今的连续下跌,“尽管已养猪多年,但这样的不规则现象确实少见”。
“尽管去年行情一度很好,但我们并没有增加养殖量。”蓝祥禄说,小型养殖场因环保关过不去,并且最近还关了不少,而大型养殖场在去年八九月就已感受到猪肉价格逐渐回落,因此,也没有大量养殖。
是什么原因让“二师兄”跌得“连滚带爬”?蓝祥禄说,进口猪肉是最主要的原因,“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重庆市场的进口肉达几十车,而进口猪肉价格远远低于国内肉价,挡不住外来肉的侵袭,只有不断降价”。
重庆海关提供的数据证实了这种说法。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进口的冻藏带骨猪前腿、后腿及其肉块和其他冻藏猪肉进口额共计277.81万元,同比增长625.4%。
荣昌某不愿具名养殖户则表示,相比于公开的正规渠道,还有不少走私肉暗入市场。以去年肉价猛涨时期为例,天津、云南等地海关,在去年四五月均加大力度打击走私猪肉。如今,渠道不正规的外来猪肉又开始泛滥。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猪肉价格下跌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是由于之前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养殖户惜售,存栏的大、肥猪较多,压栏压力不断加大;同时,随着猪肉批发价格出现急跌,部分养殖户或现恐慌性出栏。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外猪肉价格倒挂,猪肉进口量增加,导致国内肉价下跌。
猪的企业、个人无利可图。
真不是猪周期谁都不赚钱?
市商务委介绍,目前市民消费仍显低迷,终端零售商稳价压量动力较足,价格跌幅明显低于批发价跌幅,预计随着气温回升,肉类消费或继续减少,猪肉零售价或继续下跌。
蓝祥禄坦言,猪肉价格下降,对于较大的养猪场来说,会因利润被逐渐压缩导致对未来市场充满迷茫;而对个体户或者小型养猪场而言,影响则是致命的,“已经有不少人关闭了自己的养猪场”。
相比于过去常常提及的“猪周期”,最近两年这一波猪肉价格的涨跌,反映出的是养殖成本的高企,让整个生猪产业链条都倍感压力。
在养殖环节,利民养殖场负责人介绍,一头仔猪成本在700元上下,每斤单价为20多元;由于环境监管的严格实施,养殖场必须配备达标的环保设施;同时,相比欧美市场,国内猪饲料价格要贵30%。这些都让养猪成本高居不下,难以抵挡外来肉侵袭。
屠宰场也在喊赚不了钱。沙坪坝一屠宰场内部人士介绍,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头生猪每公斤出栏价格为15~16元,白条猪的每公斤批发价为19~20元,尽管看上去有几元差价,但是除去头足、内脏等,以及税费等成本,宰一头猪仅100多元毛利。
行业内部的一些弊端,也让养猪产业面临压力。利民养殖场负责人表示,我国的生猪养殖已由传统的每家农户一人一头的散养方式发展至今天粗糙的规模化养殖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500头以下规模的猪场对市场猪肉的贡献率占55%左右。
在这些养殖场中,其中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技术落后、自配饲料、深受疾病困扰、资金短缺的猪场粗略估计占70%以上。当然,还有一定比例的猪场是以游击战形式从事养猪业,市场猪价好就进入,猪价不好就马上撤退,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让长期从事养猪的企业、个人无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