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伟是工业柳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受益者之一。2014年12月被列为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后,柳州探索出了一条“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创成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无数进城农民成为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分享者。
让转移人口“进得来”
累计发放居住证50多万本
柳州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近11万人,是广西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城市,也是西部省、市、自治区中少数几个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
“签订劳动合同两年以上,社保实际缴满半年以上,即符合市区落户基本条件。”为了突破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户籍坎”,柳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放宽进城落户的户籍准入条件,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记流动人口54.1万人,累计受理发放居住证50多万本。该市建设推广“柳州市实有人口信息部门间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入库公安、社保、民政、广电等11个部门24类数据共1400多万条,实现实有人口信息的“共建、共采、共享、共用”。
让进城农民“住得下”
解决超过35万人的住房问题
“有了房子,才有心机把事业做大。”吴国伟在柳州市区桂中大道购买的商品房,不仅有了确保两个孩子在城市上学的“学区房”,也让自己在这座城市有了踏踏实实的归宿感。
为确保新入城人员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有房住,该市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截至2016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累计约12.3万套,基本建成累计约7.5万套,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1%,共解决超过35万人的住房问题。
该市出台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其他市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从2014年开始,该市投入19亿元,新增小学16所、914个班级,新增初中7所、568个班级;取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建设费、赞助费、借读费、报名费等费用。2016年秋季学期,市区小学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398人,占总人数的36.6%;市区初中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892人,占总人数的34.7%。
该市成立了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市工人医院医联体、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初步实现了老百姓“小病不出乡镇或县城、大病不出柳州”即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让农民就业“融得进”
去年以来新增转移就业3.2万人
3月29日,柳州市柳南区总工会在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成立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利用高新区内的工厂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学习深造的平台。柳南区总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近3万名农民工,在产业工人数量中占比达到八成左右,“通过培训,进城的农民拥有一技之长,能留下来就业创业。”
目前,该市培育定点职业培训机构29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个。“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工12.5万人次,累计帮助1.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市实现创业8万多户,带动就业人数20多万人;建立创业示范、孵化基地401个,市财政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7.1亿元。2016年以来,该市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6565人。2016年5月,柳州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