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三月,风景秀美,满眼碧绿的麦田和金黄的菜花,很适合城里人下乡踏青、赏花。
但对我来说,这几天已没空闲看风景了。因为,春耕的时候到了,我要每天开着拖拉机翻地,一天50—60亩,来回耕翻三次,忙上半个多月,接下来就可以准备播种水稻了。
我今年38岁,是上海一名普通家庭农场主,家住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今年,我家农场的经营面积达300多亩,主要从事水稻生产,同时,我还探索“种养结合”,一年养猪1500多头。种田、养猪——去年一年,通过辛勤劳动,我获得了40多万元的收入。
这5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期。2012年底,父亲到了退休年龄,我正式接棒经营家庭农场。5年来,农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父亲承包100多亩地,2013年,我把承包面积增加到了200多亩,2015年又增加到了340多亩,一直保持到现在。与此同时,我的年收入也从最初的1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再到现在的40多万元。
在别人羡慕我的同时,我自己也常常感叹:原来,种田也可以获得体面的收入!
要知道,2008年之前,我一直在城里打工,在工厂里做着计件的活儿,一个月收入才2000多元,想攒点钱娶媳妇都难。但没想到,回归农门,适度规模经营,竟改变了我这个农村青年的命运。
更让我吃惊的是,我每天埋头种田养猪,居然还获得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荣誉:2014年,我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这是上海农民首次获此荣誉;同年,我还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乡村好青年”;2015年,我被评选为上海市劳模……不仅如此,去年10月,我还作为上海青年农场主代表,前往德国、法国考察农业生产,这是我首次走出国门。
许多人夸我“起早贪黑、勤劳肯干”,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切。但我自己心里明白,要是没有国家扶持三农的好政策,没有松江创新探索的家庭农场模式,没有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我哪怕再吃苦耐劳,也很难有眼前的成就。
我欣喜地看到,这五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当起了家庭农场主。现在,在整个松江区966户家庭农场中,45岁以下的农场主占到了三分之一。其中,不少年轻的农二代把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比如30多岁的沈万英,辞去城里工作,“女承父业”经营100多亩农场,种出的水稻产量高了,还打出了优质稻米的品牌,一斤大米可卖8.8元。同时,她家做的万英米糕也供不应求。
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我们这些新型农民已经变得与父辈大不一样。这5年来,我每年都会参加区里的农业技能培训,现在不仅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还考出了拖拉机、直播机等农机手证书,真正学会了机械化种田、科学种田。现在,松江区的家庭农场主中60%以上都会开农机,“一人种几百亩地”已不再是问题,农民素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大大提高。
这五年来,新型农民种田的理念也变了。刚开始,我总希望粮食产量高一些,但现在,粮食亩产量已稳定在每亩600公斤左右,我们又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做起了“减量”:减肥减药,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这几年,我家农场以有机肥为主,化肥减少了50%以上,稻谷品质大幅提升,售价高出市面上15%。不仅如此,松江全区还探索起了种养结合、三三制等生态种地模式,越来越注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田里的野生泥鳅、黄鳝又多起来了。
这些年,家庭农场已在上海市郊全面推广开来,当农民正在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我发现,现代农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了,既可以为大都市提供粮食、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吸引城里人下乡来休闲、休憩、观光,寻找一份乡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新型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为了方便孩子念书,我已在松江新城买了房,每天开车20分钟就可以到田头“上班”,耕地、喂猪忙上一天,“既可以领略田园风光,又可以享受大都市的繁荣便捷”。
也许,这五年来,我经历和感受到的这点点滴滴,就是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