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河南许昌:特色农业“脱穷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浏览次数:82445
内容摘要:    日前,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杨树郭村村民郭建友从自家的养鸡场里钻出来,抬着一筐筐新鲜的红皮鸡蛋往货车上装,准备
   

 

  日前,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杨树郭村村民郭建友从自家的养鸡场里钻出来,抬着一筐筐新鲜的红皮鸡蛋往货车上装,准备送往平顶山市的各大超市。

  “现在蛋鸡存栏量4000多只,每天产蛋400多斤,这几天有点落价,总的来说,一年能赚个三四万元没问题。”郭建友擦掉额头的汗珠,开心地告诉记者,“县农业局送技术,乡党委乡政府争项目,让俺们甩掉了‘穷帽子’。”

  今年刚50岁的郭建友是远近有名的养鸡大王,早些年,凭借着吃苦能干,他先后在禹州、许昌县等地的养鸡场干活儿,掌握了一门过硬的养鸡技术,但苦于没有本钱,创业怕失败。回家乡建养鸡场,自己当老板成了老郭多年的梦想。“县扶贫工作队帮我办理了借贷手续,替我担保,让我有了圆梦的资金。”

  有了养鸡大王的过硬技术,村里几个贫困户心里坐不住了。“谁愿意一直戴着穷帽子啊,说出去也不光彩,建友当俺们的技术员,扶贫办全程指导,俺们贫困户也要干出一个样,彻底拔掉‘穷根儿’。”说起贫困村,贫困户郭广辉稍显羞涩,皮肤黝黑的他正手脚麻利地给蛋鸡添加饲料,“去年在乡里的扶持下建起一座智能化养鸡场,没想到,一年就把本钱挣回来了。过两年,俺们也要盖小洋楼,家人的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

  村支书王国欣告诉记者,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下,2016年村里将三四个养鸡专业户“抱起团”,成立了襄城县信诚养殖合作社,饲养、防疫、外销一个标准,让养鸡户走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2015年前,杨树郭村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传统种植业,思想观念守旧,一直困扰着乡村的发展,全村1350口人,经过多次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后,最终确定贫困户20户74人,乡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吃透上级政策精神,全力争取扶贫项目,新建村室、安全饮水、村道路硬化、群体性文化活动场地、健身器材安装等陆续完成,全村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没有技术,也挣不了几个钱,想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难啊。”王国欣告诉记者,当时为了让村里贫困户早日脱贫,县、乡积极举办雨露培训班,组织村里致富能人到外县学习,时任驻村书记白良杰还经常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要敢于创业。

  说干就干。杨树郭村利用县“村庄森林”工程建设时机,组织群众在闲荒地、废水坑栽种上女贞、石楠等苗木,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致富能手郭胜伟学习借鉴鄢陵乡村的经验,将自家的白沙地建成旱地莲藕池,水灵灵的莲藕成了许昌、平顶山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贫困户王德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其他村民一起栽种中药材血参,走上了致富路。

  “现在俺们村20户贫困户,有16户已经脱贫,4户通过大病救助、低保等财政兜底,村里通过发展养殖业和莲藕、中药材、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摘掉了‘穷帽子’。”采访结束时,王国欣开心地说,“杨树郭村很快将变成一个村美民富的明星村,村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河南许昌:特色农业“脱穷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316/5345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