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春寒料峭,聊城市阳谷县安乐镇袁庄村果菜专业合作社20多个温室大棚里却是春意盎然,绿油油的西葫芦,成片的黄花很好看,处处透着丰收的气息。“我去年种的西葫芦,春节前后每斤卖到2元多。过去一年到头围着庄稼地转,钱赚不了多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入了合作社股份,年底能分红,我又在合作社务工,每天能拿到工资,每年还能拿到土地流转租金,一年就摘掉了‘穷帽子’。”说起现在的情况,去年还是贫困户的李玉民脸上笑开了花。“合作社就是‘孵化器’,是农民致富的平台,它与贫困群众建立合作关系,让贫困户获得了更多利益。”县扶贫办主任陈广强介绍。全县投入8534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施省定贫困村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全县有2181户、4269位像李玉民这样的贫困人口,通过股份合作成为拿股金、收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
阳谷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9万贫困人口,该县着力推动现代农业领域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贫困户每户每人可以得到3000元的扶贫资金。为了让这些扶贫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政府鼓励他们将扶贫资金作为本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
“拿到扶贫资金后,我如果自己单干,一没技术,二没项目,穷帽子咋甩掉?”李玉民说,他把目光投向合作社,“死钱”变成了“活钱”。绿农合作社负责人李彦国承诺,每年分红不低于入股本金的10%,并签订协议,入股贫困户还可在合作社务工,免费培训技术。“现在,我已经基本掌握西葫芦的种植技术,自己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我现在也是一位‘三金’农民啦。”李玉民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
编辑点评
创新形式助力脱贫
阳谷县把合作社作为农民致富的平台,让农民入股。农民能分红,又能领到工资,还能拿到租金。中央指出,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是社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社可以通过产业项目、技术培训等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各级政府如果能够将扶贫资金量化为农户的股权,同时农户在合作社中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助于合作社发展,而且更好地推动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