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想拿农村土地流转补贴 正确签订合同很重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6  来源:搜狐  浏览次数:82596
内容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还在继续,作为农业经营大户将土地流转到自己手中,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果补贴的及时雨来到,对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还在继续,作为农业经营大户将土地流转到自己手中,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果补贴的及时雨来到,对土地流转大户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同时也将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补贴虽然好,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拿到的哦,你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想拿农村土地流转补贴 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在3年以上,单宗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300亩以上)。按这个亩数算的话,土地流转方如果不知道这个奖励政策,分分钟损失3—10万元。

  2、土地流转价格不低于农户常年直接经营纯收入或市、县规定基准价,同时确保流转农户每年的收益获得稳定增长。

  (对流转期限在三年以上的规模流转,流转价格的确定应采取实物计价、货币兑现或根据项目盈利水平和物价上涨情况分年段确定增长幅度,以确保农民长远土地收益不降低。)

  3、已经取得了工商部门营业执照,且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或规模、运作规范(有章程、股权证书、实行“保底分红”)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农场可以优先获得相应的补贴扶持。

  4、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律,土地流转操作规范,已经签署了正规的土地流转合同,合同手续完备,且此合同具有法律效益。

  5、最后还需要当地政府重视土地流转工作,能够安排出土地流转后的鼓励扶持资金,用于对土地流转农户的奖励。

  这个资金在上面提到的试点省份是有财政部拨款的,没有提到的省份需要提前到有关部门咨询。

  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1、合同中要有流转双方的完整信息。

  在流转合同中要填写出让方、受让方的姓名、详细住址和联系电话,受让方如果是单位,要注明单位法人姓名,当事人是农户的,一般情况下户主的姓名可代表全家。

  同时,还要填写流转土地的名称(地块名称)、等级、四至坐落(东南西北相邻的地块名称)和面积(长宽的长度和面积的亩数)。

  2、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要写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期限和签订日期。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二轮土地承包的期限为30年,即1996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因此,签订合同时,流转的年限和起止时间要明确,填写时间应从合同签订之日到2025年12月31日计算,合同有效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025年12月31日。

  土地流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如2015年6月12日签订合同,则合同自2015年6月12日起生效,因此,合同上要写清签订日期。

  3、流转费及支付方式。

  流转双方协商流转价格,计算年总流转费,并确定流转费于每年几月几日支付,以及是以现金、实物或其他方式支付。

  4、主体范围及优先权。

  土地流转双方的主体范围一般限定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土地流转优先权。

  采取转包及互换方式的流转必须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进行,不得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进行流转。

  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既可以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单位和个人流转。

  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依法报发包方备案。

  5、规定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变更、合同解除的基本条件,以及对于合同生效期内出现纠纷中的处理方法。例如违约责任、合同到期处理办法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想拿农村土地流转补贴 正确签订合同很重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306/5330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