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在各地频繁上演,乃至于有的地方“三年一轮回”。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等同样此起彼伏,又时不时“菜贵伤民”。
其实,“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像昆明嵩明的菜农,今年被油麦菜等菜品重“伤”之后,明年是否还大面积种植油麦菜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一旦某种菜品种植量在某地明显下降,按照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其就有可能变成“蒜你狠”的翻版,从而“菜贵伤民”。
昆明嵩明今年蔬菜大规模滞销,业内分析是缘于今年暖冬,原本主要销往的广东和北方等地,也种植和生产了一定规模的蔬菜,致使外省需求大幅下降。这看似是气候原因使然,但背后却无法忽视信息不对称给菜农带来的困惑。以今天科学技术之发达,如果气候预测和大数据成果能够更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想必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盲目或者全凭经验种植。从这个角度看,在科技扶农、科技助农方面,我们或许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更为值得思考的是,同样是油麦菜,在嵩明的田间大棚里,1角钱一公斤卖不动,而在昆明市的蔬菜市场中却可以卖到6元钱一公斤——除了让人揣度农产品流通渠道成本太高之外,也诧异于城乡之间的“绿色通道”太过不畅,以及背后同样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固然要为自驾车去菜地割菜的市民点赞,然而,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发达的今天,靠“全城买面”、“全城买菜”来扶助某一个群体,总有一种力所不逮之感,或许在政策层面畅通城乡之间的种种“绿色通道”,才是更给力的路径。
总体来讲,走出“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的魔咒怪圈,根本上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解决好“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的问题。《人民日报》在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指出,文件政策所指向的其中一个问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不能再让农产品产出来卖不出去。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让农民和市民两头都获益,实是民生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