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提高监管效率
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积极推动监管手段创新、方式创新,紧密结合“互联网+”、监管大数据应用技术,努力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渠道与平台。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倡导与部署下,国内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与方式。其中,四川、湖北、浙江、辽宁等地的食品监管部门的做法,值得借鉴和点赞。
开发“食安查APP”
为了方便公众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查询抽检信息,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开发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系统客户端——食安查APP,并于2016年8月19日起已正式上线。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监三司司长王红表示,食安查APP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2014年以来国家和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共计16万条商品信息,覆盖33大类产品。消费者用食安查APP不仅可对食品进行‘体检’,更有助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食安查APP有3种查询方式:一是通过输入食品名称,快速找到其查询的食品抽检结果;二是通过选择食品分类,查询到食品的抽检结果;三是通过扫描商品的条形码进行查询。
国家食药监总局通过食安查APP,实现了即时了解全国食品安全形势,防控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并打通地方各级食药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成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
近两年,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依托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在该院原有检验检测数据基础上,整合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企业信用、GPS和GIS数据、检验检测、网络舆情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数据,成立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万渝平介绍,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已整合了来自标准化研究院的7000多万条商品信息数据,来自农委、卫计委、工商局和质检局9.6万条政务数据,包括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与快检在内的912万条检验数据以及年均6.8亿条舆情数据。
通过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能监管模式,监管人员能迅速定位行政相对人的地理位置,快速进行核实和处理,监管效率显著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筛查、分级、预警和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推出食品综合监管平台日常监管系统
2016年3月28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日常监管系统上线。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可以使用移动执法终端APP软件,对食品流通和餐饮企业进行日常监管,借助互联网及时将监管信息上传至综合监管平台。
打造基于智能手机运行的移动执法系统
在浙江省台州市,目前基层食药执法人员在外办公只要携带手机,就能实现GPS定位,执法过程、执法结果全程透明公开。打开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企业信息,输入、处理、上传数据……
浙江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数据互联,探索大数据应用,是目前浙江推进智慧监管重点工作之一。
搭建食品监管服务微信群
在辽宁省阜蒙县建立的食品监管服务微信群,其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随机抽取3家餐饮食品经营者的经营小视频进行监管。而监管人员与业户在一个群内进行实时交流,也能让业户们随时随地快速得到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指导。
阜蒙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传递信息方便、迅捷、普及率高的特点,组织搭建监管人员、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乡镇街道、监管对象等广泛参与的18个食品安全微信群,目前参与人数已接近2000人,其中有1500余户行政相对人。
辽宁省食药监局宣传应急处副处长姜辉表示,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而“互联网+政务服务”恰恰是深化简政放权、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关键步骤,这不仅关系到政务服务模式的转变,更关系到服务型政府能不能建成的问题。
该微信平台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可复制性,大幅度节省了监管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实现了智慧监管,机器换人,为精兵简政创造了先期条件。
食安查APP开通、成都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组建、武汉综合监管平台日常监管系统上线、台州移动执法系统运用、阜蒙食品监管服务微信群等实现良性互动。近年,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倡导与部署下,食药监管系统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机器换人”,提高监管效率的一系列尝试取得了可喜成绩。
借力建设安全智能感知与响应系统,我国食药监管正朝着现代高效、多元互动的智慧治理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