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北京:葫芦科果蔬“苦味”的秘密揭开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6  来源:中工网  浏览次数:82763
内容摘要: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蔬菜研究所尚轶副研究员和黄三文研究员组织完成的葫芦科作物苦味性状的趋同驯化与差异进化,揭示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蔬菜研究所尚轶副研究员和黄三文研究员组织完成的“葫芦科作物苦味性状的趋同驯化与差异进化”,揭示了葫芦科植物有非常相似的苦味性状驯化历史。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最近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植物的苦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味道的获得和丢失,与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在作物可食用部分的分布和积累密切相关。”据这两位研究员介绍,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与外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天然化合物,有的具有令人愉悦的清香味,有的却具有苦味或毒性,是植物合成的“天然农药”,被用来抵御病虫害等不利环境。

因此,要找回“好吃”的味道,就必须实现对次生代谢产物在作物中的分布进行精准调控——可食用的部位要积累令人愉悦的化合物,但又要避免“天然农药”的产生。由于植物含有数以万计、结构各异的代谢产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而这一直都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从2005年起,黄三文率领团队致力于蔬菜作物基因组、变异组及转录组等大数据研究,为研究重要园艺性状、开展分子育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随后,尚轶带领的科研小组开始尝试将基因组等大数据研究应用到代谢研究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两位研究员揭示了葫芦科植物具有非常相似的苦味性状驯化历史。利用这一趋同驯化的特点,育种家将能够精准调节蔬菜瓜果中的苦味,从而培育品质和口感更好的新品种。一方面确保果实中不积累苦味物质,保证商品品质;另一方面提高根中的苦味含量,用于抵御土壤中的病菌、害虫的侵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北京:葫芦科果蔬“苦味”的秘密揭开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106/5287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