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环境,成了浙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这一实际,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机器换人”的星星之火在浙江大地呈现出燎原之势,农民逐渐从“三弯腰”中解放出来,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着浙江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今年10月,浙江省获批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后,全省上下根据创建方案,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短板补短板,进一步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
落实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机械的应用圆了我的大户梦。”日前,安吉县天子湖镇张芝村村民简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简立军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亩农田,侍弄的农田数量比原来扩大了近50倍。大规模扩张的背后,是“机器换人”给他带来的底气:耕田有旋耕机,育秧有育秧机,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烘干有烘干机……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有机器帮忙。
好机器不便宜。一台插秧机要10万元,一台收割机要20多万元,这对每亩农田利润只有200元左右的简立军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两年来,简立军却已购置了一台旋耕机、一台收割机,还购置了其他小型农机。“按市场价算,光买这旋耕机和插秧机就要30多万元,由于有政府的购机补贴,我个人出20多万元就可以了。”政府出台的购机补贴政策,加快了农机的推广应用,也让简立军的大户梦得以实现。如今,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水稻生产育秧、插秧、除虫、施肥、收割、烘干等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使劳力紧缺的状况得以缓解。
对此感同身受的还有杭州马西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兴良。前几年,经营着1000多亩耕地的王兴良先后购置了8台烘干机,这些烘干机原本是合作社自用的。今年由于阴雨天气多,周边不少种粮大户把稻谷送到合作社烘干,为此,他不得不增购烘干机以满足大户的需求。“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今年又新购了4台烘干机,合作社的稻谷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左右,比去年翻了番,这样才满足了大户的需求。”
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扶农强农政策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多级联动的补贴政策。今年截至11月底,全省累计使用补贴资金2.35亿元(不含宁波),其中中央资金1.92亿元,省级资金1551.85万元,市县资金2733.87万元,新增各类农机装备6.07万台(套)。
培育主体 构建服务体系
“只要把住方向,它就能往前跑,省时省力。”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梅金指着联合作业机告诉记者。说起这台机器的好处,他满脸喜悦。“以前种一亩油菜,从翻耕、开沟到播种,至少需花费两天以上,现在不到1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与传统的铁锹、锄头等农具相比,这台联合作业机一天作业50多亩不成问题,旋耕灭茬,施肥播种,开沟作畦,水稻秸秆深埋还田,一气呵成。
孙梅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还是当地响当当的农机能手。2009年,他联合当地供销社和7个种粮大户成立了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托管式、全程式和菜单式三种模式,为农户提供机耕、育秧、机插、植保、机收、烘干、大米加工等服务。”孙梅金说,目前,合作社有各类农业机械100余台(套),去年,为786户农民提供服务,累计作业面积达4万多亩,净收益超过100万元。
对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东阳田保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郭何生也深有体会。5年前,由于梅雨连绵,再加没有烘干机,他一下亏了好几万元。意识到机械的重要性,郭何生联合周边的农户,建立了耕、种、收、烘一条龙的农机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从此,“稻子不收烂在田里,稻子收了烂在家里”现象不再出现。
浙江省通过构建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中心等组成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使“机器换人”有了落脚点。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示范性农机合作社66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8个,培训各类农机实用人才3.2万人次,其中,省级层面还专门对210名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并开展了全省性的农机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
推广技术 加快发展进程
可远程遥控的自走式喷雾器、一次能收获数十个包心菜的收获机、会让农具保持水平的拖拉机动态平衡系统……在12月初结束的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上,现代农业装备展示区吸引了诸多人的目光。
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在田间穿梭,所有作业环节一气呵成;筑埂机绕农田快速作业一圈,田埂表面变得平整、厚实;无人植保飞机在低空盘旋;撒肥机在精准化施肥……11月中旬,嘉兴市新型农机作业现场观摩会现场,各种农机设备展现出的优越性能引来观摩团成员的阵阵称赞,也让前来观看的农户赞不绝口。
我省以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推广和关键重点突破为主抓手,通过加强与农艺部门、科研单位合作,建立健全农机和农艺科技协作攻关机制,深入推进水稻、油菜、茶叶、畜牧等重点产业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改善机械化作业条件,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奠定基础。今年以来,全省新建各类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55个,启动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首批确定了13个示范创建县、106个示范创建乡镇(园区)、315个示范创建基地。
省、市、县三级联动,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专题讲座、科技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机覆盖面和渗透力。为此,今年,我省相继举办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作业现场会、粮食产业“机器换人”现场会、蘑菇轻简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丘陵山区作物“机器换人”现场会等。与此同时,围绕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突出水稻栽植、粮食烘干、油菜机收等重点环节,继续加大补短板力度。今年,全省累计推广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320.9万亩,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24.3万亩,批次粮食烘干能力达7.98万吨,全年稻麦机烘率预计达4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74%。余姚市和台州市路桥区成为全国首批28个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