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哈尔滨:变废为宝为秸秆找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浏览次数:83146
内容摘要:    作为农业主产区,哈尔滨市耕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秸秆资源总量预计达2000万吨,是一笔丰厚的资源。今年,我省将哈尔滨市
   

 

  作为农业主产区,哈尔滨市耕地面积3000多万亩,而秸秆资源总量预计达2000万吨,是一笔丰厚的资源。今年,我省将哈尔滨市划为秸秆“全域禁烧区”,全市上下在严防死守禁止秸秆焚烧的同时,疏堵结合,为秸秆寻找更多“出路”成为从市长到农民共同关心的课题。11月9日,市长宋希斌与市农委、市环保局、市工信委相关领导,深入平房区、双城区、阿城区,专题调研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他指出:要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尽快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

  当前,哈尔滨市农委大力推广的秸秆“五化”,正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破题求解的抓手。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预计达到1074万吨以上,比去年预计提高2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达到63%,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其中:肥料化利用409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24.05%;饲料化利用158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9.29%;能源化利用380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22.35%;工业化利用118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6.94%;基料化利用9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0.5%。

  秸秆还田更护田

  在双城区新民村玉米高产栽培模式试验区的地头,区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用玉米收获机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全覆盖还田,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根茬进一步粉碎,秸秆长度粉碎至10厘米以下,第二年春天利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此项技术省略深松、耙地、起垄等整地环节,既实现了秸秆还田,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哈尔滨市农委主任刘军说:“这种秸秆全覆盖免耕模式全市每个县今年都拿出1000亩地做试点,明年将逐步推开。”此外,这个区还采取玉米秸秆翻埋整地、玉米秸秆碎混还田整地、集条式覆盖轮作还田整地等措施,使土地达到待播状态。

  在巴彦县红光乡榆树村,记者看到收割后的玉米地里,秸秆还田机正把地面的秸秆打碎还田,接着再用机械耙一遍已经被粉碎的秸秆,为的就是让秸秆更加均匀,在将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农田也被深耕了30公分,巴彦县农机局局长魏晓民说:“秸秆还田,不仅打破了犁底层,更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对培肥地力十分有益,农民非常认可。”

  记者从哈市农委获悉,结合深松整地,哈市农委重点开展了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秸秆409万吨,占可收集总量的24.05%。截至目前,全市秸秆还田面积421万亩,秸秆还田量317万吨。哈市农委工作人员鞠笑非告诉记者:“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主要是秸秆还田。”农业专家表示,秸秆还田还能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着。

  秸秆变身“新能源”

  走进哈市松北区乐业镇杏林村的黑龙江龙源新能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院内,记者“见识”了秸秆如何变为能源的生物质颗粒。工人们先将收集来并被晾干的秸秆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秸秆进入到一个封闭的大罐子里进行除尘,接着工人们将除尘后的秸秆碎末进行加工,经过加工后的秸秆就变成了生物质颗粒。

  正在院内换购的杏林村村民高永华对记者说:“我家已经安装了生物质锅炉,而燃料正是这些经过加工的秸秆,它们不但燃烧起来非常干净,价格也不贵,今年煤价每吨八九百元,而它的价格在650元/吨左右,我们农民自然愿意用经济实惠的。”在该村的一处温室大棚,这里供暖使用的也是该燃料,村民老张告诉记者,它易燃烧,非常方便,“倒进锅炉里,不用看不用管,烧得特别旺。”

  该公司刘伟东介绍说:“煤的热效率在75%左右,用秸秆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热效率则在90%左右,而且价格上后者更具竞争力。今年我们预计收购2万吨秸秆,目前已签订生物质颗粒订单5000吨左右。”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农民受益,更延伸了环保节能的产业链条。位于尚志市的黑龙江乾禹新喜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就专门生产生物质锅炉,公司负责人石龙告诉记者:“今年秸秆全域禁烧后,锅炉的销量特别好,去年才卖了1万多台,今年刚到11月份就已经卖了2万多台,现在仍有订单‘上门’,而这些订单大部分都来自农民。”

  据悉,目前,哈市与秸秆有关的生产企业共有110余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企业不仅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更不断探索出秸秆利用的新途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五化”,除了肥料化和能源化外,在秸秆饲料化上重点开展了秸秆青贮、黄贮和粉碎颗粒饲料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累计建设青黄贮窖100万立方米,秸秆青黄贮利用量达87万吨,饲料加工利用3.2万吨。工业化则是重点开展了秸秆板材、秸秆造纸、秸秆炭粉等利用,秸秆利用量118万吨。基料化则重点开展了以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作物基质的利用项目。

  打造循环产业链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小秸秆不但为农民创收、为企业创利,更可以借助新技术摇身一变,成为可以替代石油基能源高分子材料,开发更大的用途。

  位于哈南工业新城的黑龙江幸福人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一种新型树脂材料被机器拉成长长的丝,看上去比粉条要细,再经过一道工序,切成了2毫米大小颗粒,而这样的颗粒已作为原料出口韩国换取外汇。

  公司董事长王育钦介绍,该公司于2014年初,从韩国爱友株式会社引进了在韩国国家专利局登记注册并获得国家专利权的“使用农业副产物为原料的亲环境时间调控型可降解合成树脂”项目。该项目是以玉米秸秆、玉米芯、稻草、谷皮等可再生的农副产物,经过该专利技术加工生产出可以在任何室内或室外环境中都可降解且降解时间可调控的生物合成树脂。目前,这种原料在韩国已被生产成各种餐具、玩具等塑料制品,还能生产各种环保袋、塑料地膜等可降解的产品。

  王育钦说,该项目在我省具有原料资源优势,一是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我省境内有大庆石化等国内大型塑料原料生产企业,有众多的塑料原料品种和品牌,树脂资源来源方便可靠。这种以秸秆与树脂为原料的生物质可降解树脂,通过采用韩国爱友公司的专利生产技术,添加其生产的添加剂,混合挤出而成,其中秸秆原料比例在30%~50%左右,生产成本低于普通树脂价格,更远低于淀粉类可降解生物质树脂的价格,成本优势明显。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资4800万元,年产生物合成可降解树脂一万吨。今年4月,生产设备调试完成,6月,第一批可降解生物合成树脂颗粒产品顺利出口韩国。7月,在青岛农用地膜设备生产厂,使用该原料生产出可调控降解时间的农用地膜。“幸福人”为秸秆综合利用开启了新的世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哈尔滨:变废为宝为秸秆找出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1111/5253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