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探寻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新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4  来源:中国食品报  浏览次数:86065
内容摘要:    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业食品分会主办的2016中国农业食品供应链创新峰会暨第四届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在
   

 

  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业食品分会主办的“2016中国农业食品供应链创新峰会暨第四届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农业部信息中心研究与规划处处长韩福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江波等部委及行业协会领导出席峰会并致辞。顺丰、京东、深农股份、锦绣大地、易果生鲜等300多家企业的近4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次峰会以“线上线下+物流,重塑农产品商贸流通新格局”为主题,由工信部、商务部、农业部三部委支持,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商贸流通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交流会议。

  行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对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线上线下+物流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探索新的发展机遇,颠覆传统农业食品商贸流通发展模式,同步发展线上线下,拓宽交易渠道,扩大客户范围,将时下最先进的互联网手段用于解决最棘手的行业发展瓶颈难题,是此次峰会探讨的重要议题。此次峰会为农业食品电子商务行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互联网+农业”带来利好政策风口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业食品分会秘书长杨昊鹏表示,“互联网+农业”带来了利好政策的风口,借助互联网可以帮助线上线下双向融合,打通销售渠道,为新型农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农产品经过田间、冷藏、包装、仓储运输,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整合资源。随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投资力度的扩大,很多传统型农业和食品企业都在转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融合,让百姓吃得更放心。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指出,促进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关系到丰富城乡农民的基本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责任重大。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介绍,今年农业部联合八个部委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而农业电子商务是其中的六大工程之一,此后又印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把农业电子商务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

  加强建设诚信体系 健全流通标准体系

  辛仁周表示,要紧密结合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积极推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要不断健全电子商务流通标准体系,以标准助推创新发展,以标准引领时代进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标准在经贸往来、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供应链竞争环境。在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个别企业不守诚信、法规,给行业发展造成了影响。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曝光违法失信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辛仁周指出。

  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十三五”规划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其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被放在首要位置。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介绍,《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提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基调,强调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富农,切实落实14项重大工程,确保2020年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覆盖站覆盖率达到80%,建成1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10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设1000万家左右农业新技术企业。

  “十三五”规划和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人才优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实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制度。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相链接配套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制度。

  陈震表示,要严控食品质量标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完善农村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和快递下乡工程。贯彻电商物流规划,实施农村电商物流工程。3月17日,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起草的《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由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规划提出,建设电商物流标准化工程、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农村服务工程、社区服务工程、冷链物流工程、绿色循环工程、跨境工程和创新工程,强调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支持电商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农批市场步入电子商务转型升级阶段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吴秀媛表示,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促进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保证城市供应稳定、品种丰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70%以上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流通,农批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当前“互联网+”升级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冲击各个传统产业,也不断刺激着农批市场的发展和前行。

  吴秀媛指出,我国部分农批市场已经步入了电子商务线上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的介入给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业务创新、流通渠道拓展提供了更多机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实现物流和资金流的网上结算,与其他平台相比,电子商务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中介环节,缩短农产品流通链,也能够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农产品商贸流通问题,不仅仅是流通环节的问题,也是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集中体现,只有从全产业链的思路入手,以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引擎,才能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江波介绍,全国有近4000家农贸批发市场,占到了全国农产品销售的70%以上。去年,上百亿营业额的批发市场有100多家,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公司有3711家,但是盈利很少,仍存在很多问题。

  生鲜电商发展瓶颈是冷链物流

  河南郑州紫云云计算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建辉认为,生鲜电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统计数据,今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能够达到900多亿元,农产品消费的市场规模能够达到2.5万亿元,生鲜电商渗透率很低。调查显示,95%的生鲜电商亏损,4%持平,只有1%能够盈利。要发展生鲜电商,食品要追溯,瓶颈就是冷链物流。食品企业自建物流成本很高,生鲜电商和食品生产企业应尽可能选择第三方或第四方的物流体系。目前,多式联运在发展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必须有一个平台把航空、铁路和公路整合在一起,形成资源池,按照订单分享资源,实现协同配送。

  紫云股份致力于发展第四方物流,其冷链平台整合了海路地空的运输资源,形成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庞大资源池,生鲜电商只需要把订单交换到紫云股份平台上,由紫云股份根据产品类别、路线、时间等自动集成订单,然后匹配相应的资源。通过紫云冷链推出的食安宝APP,消费者扫描产品条形码,输入包装上的产品批次,就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的源头。

  对于生鲜冷链宅配的现状和未来,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全国仓配基地总监牟屹东指出,目前我国生鲜电商渗透率不到1%,到2020年,我国生鲜市场的规模约4万亿元,渗透率达到5%,成长空间巨大。生鲜产品对保质期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安鲜达在各地设仓,就近发货。目前,生鲜电商模式有两类,一类是自营,另一类是平台。生鲜电商配送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建配送,另一类是通过3PL的快递。安鲜达只做市场,介绍买家和卖家都是独立的。天猫超市生鲜频道每天出货量在5万单以上,全部由安鲜达来承运,产品温度覆盖零下24度到零下15度。

  “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随着规模的增加,生鲜冷链会进一步细分化、专业化。在产地会有产地仓,大城市会有独立的加工中心,还可能建立组单中心。组单中心就是把不同加工中心和不同供应商送来的水果、饮料等进行订单组合,汇集到集发中心,通过各快递公司发送至各地。安鲜达在市区内也建了一些仓库,将优质产品用相对短的时间送到顾客手中。移动仓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有需求或场地费用较高的城市,可以用车辆来代替前置仓。”牟屹东说。

  农业电商案例中,河北省廊坊市优卡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6年成绩突出。目前,公司业务已经渗透至全国40多个城市、230多个县、2000多个社区。该公司首席运营官靳明介绍,优卡特正在推进“一县一特”,即在全国每个县选一到三个县特色产品。县域的三品一标产品以及县域优质非全国品牌产品,是优卡特选择产品的标准。优卡特的运营模式采取了C2F模式,公司网站目前有1000万会员,通过会员的采货订单找生产厂家直供,取消了中间代理商环节,提高了产品的真实性。优卡特与国家卫计委合作的溯源码项目已运用到产品追溯中,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均有C2F标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探寻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新机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1104/5248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