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巩义南岭:村民立状保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9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次数:81971
内容摘要:    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宁静的山村。  夜宿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10月18日一大早,记者从村委会沿崎岖山路向西步行约2公里
   

 

  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宁静的山村。

  夜宿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10月18日一大早,记者从村委会沿崎岖山路向西步行约2公里,上坡就到了普兰英的农家小院。

  石板上晾着红红的山楂,石壁上挂着成串的辣椒,普兰英和老伴张永茂就住在依山垒砌的三孔窑洞里。窑洞里的家具摆设虽然陈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看到河南日报金水河客户端里省委书记谢伏瞻来看望时的照片,72岁的普兰英和老伴开心地笑了,17日上午那一幕仍让老两口激动不已。“当时俺正在院里晾晒玉米,一眼就认出了走在前头的谢书记,我给书记说我在电视里见过他。”普兰英说,“谢书记很家常,屋里屋外看个遍,拉着俺的手问家里有几口人、几亩地、靠啥挣钱。”

  普兰英是云南省楚雄彝族人,50年前跟随丈夫来到小关镇深山区落户。两个闺女出嫁后,老两口独自过活。因家中缺少棒劳力,张永茂还有轻微脑血栓,要花钱治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普兰英家大门上张贴着精准脱贫明白卡,算起来她家年收入离脱贫线还差1080元。按照巩义市提前一年完成省定脱贫计划,普兰英家今年年底前要实现脱贫。

  “今年一定能脱贫,决不拖后腿,俺当面给谢书记保证过。”乐观的普兰英很自信,“家里存的有粮食,地里种的有菜,自己吃喝没问题,再说上级还有帮扶政策呢!”

  当面给省委书记打保票,普兰英的自信哪里来?她掰着指头算起了收入账:老两口每月养老保险金305元;“互助帮扶”措施优先安排她去坡下的“老柴家”农家乐帮忙择菜、打扫卫生,每月多了200多元;西头石圈窑三座粮囤里存放着1500多公斤麦子,晒场还有几百公斤玉米。有了这一笔一笔进项打底,也难怪老人不发愁。

  “咕咕咕……”普兰英大声唤回林子里的散养鸡。年初,普兰英用到户增收补贴款买了鸡苗,如今这30多只蛋鸡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土鸡蛋特别受游客欢迎,也多了个增收门路。

  虽已过古稀之年,腰板硬朗的普兰英老人根本闲不住。“我爱干活,能多干就多干点,不给别人添负担。”她说。

  记者说,谢书记都夸您老两口精神好有志气,让贫困户向你们学习呢!普兰英略显羞涩:“书记跑那么远的路来看俺,俺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南岭新村是省编办的帮扶点,新修的水泥路铺到了普兰英的家门口,新打的水坝保证了灌溉,引来的山泉储满了水窖,发展的农家乐让山楂等土特产有了出路……普兰英老两口的生活随着村里的变化悄然发生着改变,日子如同门前柿树上的灯笼柿,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以前家里没钱,来巩义这50年就回过一次娘家。今年攒些钱,打算明年回趟云南老家,去看看兄弟姐妹,真想他们呀!”普兰英说出了埋在心底的愿望。

  相信老人的回乡之路已不再遥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巩义南岭:村民立状保脱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1019/5237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