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美女记者“变身”乡村果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4  来源:三秦都市报  浏览次数:84841
内容摘要:  她,在北京当过三年财经记者,做过央视前主播王凯一个项目的编剧,跟着罗辑思维团队学习自媒体经营,准备出国学习深造,以后
   她,在北京当过三年财经记者,做过央视前主播王凯一个项目的编剧,跟着罗辑思维团队学习自媒体经营,准备出国学习深造,以后扎根在大城市。

  2014年,当得知爸爸罹患癌症的消息后,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大好前程,辞职回到位于陕西淳化的农村老家,一边陪伴照顾父亲,一边干起了父亲干了一辈子的营生——种苹果。她现在整天巡游在村庄、像个立志要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那样,研究果园里果实的生长,并细细体会一年四季果树生长的节奏。

  她,就是卖苹果的“果农”刘阿娟。

  抉择 从京城白领“变身”乡村果农

  1月26日下午,寒风里的太阳隐隐约约透着一丝暖意。几次相约,记者终于在西安见到了刘阿娟,今年28岁的她看起来瘦瘦小小的,让人很难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跟妙语连珠的记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两个角色联系在一起。交谈中,刘阿娟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记者职业给她留下来的痕迹不知不觉中便透露出来;而当谈起苹果问题时,侃侃而谈说着农业专业性词汇的她也像极了农业专家。

  为何放弃“无冕之王”的记者职业而选择做一个卖苹果的“乡村果农”?刘阿娟笑着说:开始是为了我父亲。

  就像众多农村里的孩子一样,走向大城市的想法一直伴随着刘阿娟长大,念大学时,刘阿娟离开了家乡,在大城市里开始了上学打拼的生活,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趟老家。再后来,她在北京顺利的找到工作,奋战在新闻一线:当过3年财经记者、做过央视主播王凯一个项目的编剧、跟着罗辑思维团队学习自媒体经营。那时,刘阿娟正着手准备出国学习深造、打算以后扎根在大城市,然而,她却接到了一份来自家乡的噩耗。

  2014年5月,刘阿娟的父亲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恶性,中晚期。得知爸爸罹患癌症的消息后,她放弃了在北京的记者职业、放弃了在大城市的美好前程,毅然辞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一边照顾父亲,一边“继承了”父亲的家业——种苹果。“我做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我父亲的一句话。”刘阿娟说。

  “不知道村里会把新的公坟划到西边还是南边了,那里就是我最后的家。”201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陪父亲纳凉之时,父亲的这一番话,让刘阿娟心头一紧、久久不能出声。后来,她发现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倔,拒绝去医院,连在镇医院做的血检都不愿意去,即使吃药也是用茶水冲,有时候还偷偷抽几口烟、喝点儿白酒。不仅如此,父亲对母亲的态度也急躁起来,有时候母亲已经很小心翼翼了,但还是经常被父亲凶。甚至有一天,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曾哭着对她说,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阿娟感觉,父亲生病后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都是等待着死亡、特别消极的状态。她想,一定要给他父亲找点事儿做。而苹果,是他父亲这一辈子的关键词,贯穿了父亲一生。

  刘阿娟开始着手准备种苹果、卖苹果之路,想着可以转移父亲对疾病的注意力。可一开始,父亲没当回事儿。随着她往县上跑注册公司、注册商标之时,父亲着急了,说她胡成精(胡整),之后证照到位后,父亲的态度发生大转变,“每天跟在我屁股后面,给我讲关于苹果的各种注意事项。”刘阿娟笑着说,看着父亲每天忙于给她操心苹果园而逐渐不沉溺于病情时,她感到十分开心,而父亲该吃药的时候吃药、该去医院去医院、在家里不那么横的样子让她母亲觉得欣慰。

  种苹果 与传统果农的拉锯战

  无论是种苹果还是卖苹果,刘阿娟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在种植苹果方面,她提倡控制农药用量、力争做到“不洗皮就能吃”;在苹果销售方面,她决定打破传统农产品销售规则,去掉所有中间环节,让苹果从地头直达用户手中。在她的计划里,她将由自家果园开始,逐渐带动村中其余果农,组织经营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健康化、现代化之路。

  起初,家里人对她不甚理解,说起互联网卖苹果,父亲更是认为她疯了,让她赶紧想想把自己嫁出去比什么都好;此外,村里人对于她的古怪想法也嗤之以鼻,因为她呼吁村里的种植户们不要打农药。

  面对打击和否定,刘阿娟不为所动,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她将自家的苹果取名为“爸爸的苹果”,一方面,寄托着自己的亲情和爱;另一方面,也让顾客感觉到,这是直接源自土地,可以像吃自家东西那样放心食用的苹果。后来,她的故事和对苹果的健康经营理念打动了很多网友,购买这“不洗皮就敢吃”苹果的人越来越多,而“爸爸的苹果”亦形成了一股旋风,销量日渐上涨,从2014年9月开始通过微信预售,到12月底,整整销售了2000多箱精品果。而村里人虽然怎么也搞不懂这件事,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小丫头确实具有他们不具备的能力。于是村民们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

  如今,刘阿娟在村里发起的合作社加上自家已经发展到17户人家,加入合作社的果农们也开始慢慢接受她的苹果种植要求——控制农药用量、减少农药用量,预防性的生物农药在6月得停掉,以便10月采摘期不用担心农药残留。当然,让果农们接受控制农药用量这件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这会增加果农们的劳动量,不使用除草剂土地就得坚持勤锄地啊。

  “以前我成天跟着他们后面监督他们少打农药,但后来还是有个果农在快卸果袋的时候又打了次药,所以我们合作社就没有收他家的苹果。因为这根本不符合我的要求,当然,现在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说起合作社成员时,刘阿娟说,经过这两年,他们合作社成员在她的“教育”下,对农药使用、产品健康安全意识方面提高了很多,在传统果农的阶段上成长了不少,而且成员彼此间也变得更团结了,她说服、监督果农们使用农药状况;果农们提醒、催促她去找苹果销路。处理好了苹果种植的“内务”,刘阿娟又开始在对外销售苹果方面做着自己的努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美女记者“变身”乡村果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924/522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