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是苏轼笔下中国农村生产之景,缫丝、卖瓜,充满田园气息;“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则是诗人王驾眼中的丰饶乡村,六畜兴旺、山野秀美。那么中国有千千万万个乡村,它们在你的眼中又是什么模样呢?泥巴路?水稻田?老旧破败的房屋?还是灰色阴暗的基调?你是否注意到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正悄然发生的变化呢?人们说,“行九万里路,终归诗酒田园”,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田园梦,那是任何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都无法取代的。我们的家乡,祖辈世世代代曾生活过的乡村,不愿占据着先天自然资源优势而不加以合理运用任其闲置荒废,于是乎新农村建设悄然兴起。农民们在家门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朋友,良田被利用了起来,百亩果园,千亩茶园,蔬菜鲜花样样齐全,钱包变鼓了,日子也甜蜜了…这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
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这庞大复杂的工程与国家大环境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明显增长,工作节奏加快,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怎能没有精神需求来填补心灵的空白?人们想逃离紧张的工作学习,亲近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同时,中央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正是借此大好契机,乘上快意东风,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然而,农村地区没有发展经验该如何是好?发展遭遇坎坷又该如何解决?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每个都有它自己的DNA,这其中又是否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呢?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哪些做法值得推广?哪些需要改进?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有惑于此,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1001团队以“乡村旅游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机制”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调研,身体力行,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农村经济变化,去追根溯源,解疑答惑,揭开乡村经济建设转型的神秘面纱。
为此,根据前期情况了解,实践队选取两省两地展开调研——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和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两地均是近几年发展乡村旅游较为典型地区,古色古香,天然村庄,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背景,为观察调研提供了基础条件。
调查过程中,实践队走访了当地村委、旅游局、农业与粮食局、旅游局等各级政府部门、农家乐经营户、采摘园及普通村民家等等,获取直接数据,同时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线上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了农村旅游业如何带动经济产业结构等各方面改变的基本情况,最终形成对这一调研主题的认识以及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思考。
农旅结合采摘业 发展有喜亦有忧
农村地区占据很好的土地、水源、绿色环境等自然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发展适合旅游赏玩的水果采摘业成为不少地区实现传统农业转变的方式之一。农民不再只是种植水稻等基本农作物,更开展了水果、蔬菜、茶叶、特色农产品等多种经营。7月至8月,实践队对江西省赣州市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发展形式之一的水果采摘业展开调研,以章贡区水果产业扶贫基地为例。
正值盛夏瓜果成熟时节,采摘园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实践队首先走访了无籽黑提基地。据了解,现在游客大都来自周边市镇,多是驾车和家人朋友自驾游,口口相传知悉这里的水果采摘基地,受众范围不大。由于葡萄品种好,无籽,甜美,大多游客都是回头客。基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向实践队介绍了采摘园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的诸多难处。合伙人少,基本上是家庭小本经营,规模小,达不到政府的补贴标准,一旦有霜冻、水涝、鸟害等造成的损失,采摘园只能自负盈亏,且无任何保险措施,前期投入成本大,回本时期长,经营压力巨大,有时甚至得“牺牲”家庭,引起孩子的抱怨。同时,即便采摘业利润可能比简单打工更高,年轻人仍不愿回乡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只能雇佣赋闲在家带孩子的中老年人,青年劳动力十分短缺。葡萄大丰收后,未采摘完的只能拿去水果市场贱卖。即便客户对纯天然葡萄酒佳酿有需求,深加工技术也十分缺乏,几乎没有。农民想要依托旅游观光发展采摘农业,实现稳定创收仍充满风险与挑战。
队伍还走访了当地规模较大的花果园。果园创办历史多为两年左右,通过微博的大力宣以及逐步完善运营的微信推送,名声逐步打响,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种植品种愈加繁多,火龙果、无花果、百香果为主要种植水果,辅之以甜瓜、玉米、番茄、蔬菜等。除此以外,还养殖家禽,发展民宿等服务业,以期未来进行旅游业农家乐一条龙服务。并且,技术上实现了自动化滴灌管理,多个果园只需一位专业负责人加上繁忙时聘请的工人便可实现经营管理。而且,可喜的是,不少青年返乡创业,经营规模也较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补贴,增强了果园的营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水果采摘业是我国很多乡村旅游地区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一,一方面,农民仍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并且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得以规模化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美化环境,拉动消费,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带乡”。
图为游客葡萄采摘
图为火龙果基地自动化滴灌管理
民俗文化显特色 整村发展有目标
除自然资源外,我国不少农村地区还占据着多种多样丰富的文化民俗资源,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便是其一。
小布镇又被称为“三色小布”,即“红色”、“绿色”和“古色”,尤其显著的是红色旅游资源。小布镇是我国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毛泽东、朱德、项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地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旧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遗址至今仍保存完好,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有红军标语、壁画100余幅,文件、文告、实物、回忆录等历史文物200余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突出的红色旅游资源助力旅游业的发展,但发展至今也有其掣肘之处。红色景点多,分布在各个角落,交通不畅,旅游线路连接非常不便;房屋建筑产权多数为个人或宗族集体所有,有的破败不堪,有近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修缮资金;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水、电、路、通讯、公厕、商店、餐饮点、车辆维修点、油汽站等等跟不上;与周边县市红色旅游线路有机融合不够,至今没有形成我县的主打品牌和精品线路,一时间还难以具备有效接待能力和明显的社会效益等等。
乡村发展旅游业虽然问题还很多,但提升改良空间仍然巨大。明确了红色旅游发展尚且存在的问题,当地也可以对症下药。未来,政府将加大带头力度,将发展前景广阔的红色旅游带动起来,明确红色资源产权,加大红色旧址群修缮工作,将小布镇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梦里桃源乡村行 脱胎换骨引人惊
我国很多农村面临过荒废,青壮年背井离乡,老人儿童留守,田地荒芜,房屋废弃的情况,发展堪忧,很多人认为“回天无力”。但是,又有谁能想到乡村旅游业潜力会被挖掘出来,几年之间当地焕然一新呢?因为驴友无意中发现百年石屋群,百年柿树林,桃源村这颗明珠便被擦亮了。2012年,桃源村被湖北省发改委确立为湖北省鄂西生态旅游圈创建试点村,并相继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湖北省“荆楚最美乡村等。从无人问津到引来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前去探寻究竟,桃源村又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呢?
俗语说,“要想富,先修路”,六个字道出的不仅是道路铺设对农村开放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包括更多的基础配套设施。想要将乡村旅游业带动发展起来,桃源村首先便干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泥巴路,修建平坦的马路,整治美化环境,做好水、电、网络、娱乐休闲场所等生活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桃源村特有的百年石屋不能荒置,政府采取“买断、租赁、入股、补贴”的形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修复,把合同协议签订到千家万户。政府号召、干部领头、群众参与,完成了石屋群建设。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振奋了民心,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了新面貌,建设新农村也更有了干劲!
图为百年柿树
图为改造后的农家乐石屋民居
外部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便要去探索如何于斯地安居乐业,于是农民产业经济问题便被提上日程。农民要致富,产业规模化才能带来大效益。然而,中国农村历史悠久的小农经济使得农民土地分散不连片,土地流转、土地整体规划利用成了难题。这时,通过招商引资,大片承包土地,加速土地流转,培育特色农产品,使得产业渐渐有了合理规划和一定的规模。蔬菜基地、花卉产业园、山鸡养殖场、数十亩果园、百亩莲花塘、千亩茶园等等建设了起来,农民告别传统单一水稻种植,迎来多样化经营,农业与旅游业也得以相辅相成。
除此之外,桃源村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特点,那便是抓住特色发展独一无二的乡村旅游。桃源村的百年石屋群、千亩有机茶园、万棵古柿树曾吸引全国各地的驴友前来摄影写生、品茶、尝柿。同时以“文化桃源村”为发展方向,完成了武汉高校教研基地、画家写生基地、桃源书院、影楼外景拍摄基地与文化墙建设,成功举办桃源柿子文化节,编印出版《桃源画册》、《桃源笔记》,展示电视微电影专题片等,形成不可替代的文化氛围。
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条发展之路,但是,这也绝非康庄大道,发展过程中也会浮现出一些问题。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项目资金扶持补贴,当政府放开搀扶的手后,农村如何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维持后续发展需要不懈探索;农村休闲旅游开发如何避免商业化气息过重,防止再造一座“围城”也是人之所向;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沟通交流、村民自治、基层民主亦需要加强,诸如此类。新农村建设摸索过程中,问题难以避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农村建设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每一个农村都是特别的存在,但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以供参考,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假以合理学习借鉴,最终走出自己的路。中国不只有桃源村、小布镇,还会有更多的美丽田园乡村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