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奉化水蜜桃从论斤卖到论只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7  浏览次数:82439
内容摘要:    桃花看尽,蜜桃飘香。随着奉化的桃花名片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赏花者知晓,奉化水蜜桃品牌效应也不断显现几年前还只是2元一公
   

 

  桃花看尽,蜜桃飘香。随着奉化的“桃花名片”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赏花者知晓,奉化水蜜桃品牌效应也不断显现——几年前还只是2元一公斤的桃子,如今身价翻了数倍,精品水蜜桃更是售出了平均每只15元的高价,优质“清水白桃”甚至卖35元一只。从“论斤卖”到“按只卖”、从竹筐简装到精品盒装,水蜜桃的变化不仅给桃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标志着奉化精品农业之路的蜕变。

  今年春暖花开时节,以漫山遍野的桃花为主题﹐奉化的“赏花经济”吸引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捧热了当地乡村游。眼下到了“收获季”,奉化水蜜桃的“身价”又是一路水涨船高,给广大桃农再一次带来惊喜。奉化水蜜桃“产业链”的培育和延伸,为加快传统农业的转型,补上农业发展短板,带来诸多启示。

  桃子本是寻常物。作为桃子的“原产国”,我国已有4000多年桃子栽培历史。由于桃树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全国出现了一批种植规模在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不少地方还获得了“桃之乡”的美誉,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各地培育出的桃子品种更是琳琅满目,有数百种之多。比较有影响的,除了奉化的“玉露水蜜桃”,还有河北顺平的“雨花露”“大京红”“寒露蜜”,无锡的“阳山蜜桃”,甘肃天水的“秦安蜜桃”,以及广东连平的“鹰嘴蜜桃”等名桃。

  在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近年来奉化水蜜桃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市场的“宠儿”呢?“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内在品质的提升,恐怕是最重要的基础——自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奉化市的相关技术人员围绕桃子进行的科研攻关,始终没有停歇。经过20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培育出了早熟、中熟、晚熟配套的水蜜桃品种体系,桃子上市时间也由每年3个月延长到了5个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正是奉化水蜜桃行情走俏的奥秘之一。

  奉化之所以能将春天的赏花人气,变成夏秋的“经济入口”,关键之处还在于品牌的持续培育和营销。过去,我们经常讲“好酒不怕巷子深”。在物质短缺的时代,农产品根本不愁市场和销路。现如今,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极度丰富,“好酒也得勤吆喝”。为了做深、做精、做优、做大水蜜桃这个“甜蜜产业”,奉化市以“水蜜桃文化节”等为载体,借助“名人效应”,全方位开展“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奉化”城市名片的营销。受益于此,奉化“桃花之城”的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既催热了一年四季的乡村旅游市场,奉化水蜜桃的品牌效应也不断显现。通过这种效应和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奉化水蜜桃的销售区域如今扩展到了北京、香港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

  引领传统农业的转型,助推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众所周知,水蜜桃产业的发展,与杨梅、枇杷等其他本地产水果一样,多年来面临着品质雷同、上市时间集中、保质期短、储运困难等问题。这些难题,单凭果农一家一户的力量,是难以克服和解决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站出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同时,千方百计寻找契机,搭建各种平台,帮助果农进行宣传和推介,使本地农产品打开市场。

  由过去“论斤卖”到如今“按只卖”,奉化水蜜桃“转型”的成功表明,只有“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协同,特色农产品发展与乡村旅游市场培育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才能达到农业附加值提升、农民增收、消费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的多赢目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浙江奉化水蜜桃从论斤卖到论只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817/5201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