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民早在今年备耕前便“闻风而动”。“今年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增加1800亩大豆,玉米和大豆面积相当,回归粮豆轮作传统。”敦化市联益农副产品合作社理事长赵显清经营7500亩耕地,“轮作让病虫害减少,土壤肥力和粮食单产都会提高。”
敦化市地处冷凉极早熟地区,而赵显清的耕地是“冷凉区中的冷凉区”。独特的气候是高蛋白大豆和小粒黄豆的最佳种植区。他说:“大豆需要轮作倒茬,连续种大豆,产量会越来越低。”
农民虽然深谙轮作能保护耕地的道理,但增加收入却是更现实的选择。“这六七年玉米价格高,相比之下大豆吸引力不行。”敦化市大石头镇副镇长冯宝新算了笔账:2015年,大豆每公顷产量4500斤,每斤价格约2元,纯利润1000多元;玉米每公顷产量1.5万斤,每斤0.88元,纯利润7000多元,“去年大豆在一些合作社差点灭绝。”
过去10年,大豆产量约占吉林省50%的敦化大豆播种面积减少一半多,轮作地被玉米地一路“吞并”。“去年,大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冯宝新说,本适合种植大豆的土地纷纷改种玉米,“农民也说本来我想喝啤酒,却被迫喝白酒。”
为了防止大豆进一步“沦陷”,当地农技推广部门一方面劝说农民要放长眼光,另一方面建立了2000亩的大豆种植示范基地,展示50多个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并组织“田间课堂”,在品种、技术等方面留住种大豆的“根”。
转机出现于去年11月。农业部出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包括东北冷凉区在内的“镰刀弯”地区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2016年计划调减1000万亩。地处“镰刀弯”的敦化,2016年计划减少46万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大豆。“农民积极性很高,目前数据看调减了53万亩以上。”敦化市农业局副局长国长振说。
“我们是愿意粮豆轮作的。”经营300亩大豆的敦化市新立瑞丰家庭农场“场主”张朋波说,一方面种植大豆省工省心,一方面粮豆轮作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之前几年连续种玉米,土壤越来越板结,产量全靠化肥‘催’。”
今年6月,国家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提出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开展轮作试点,推广玉米与大豆轮作,并安排补助资金。赵显清从手机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一夜未眠,“农民想轮作,国家还出了政策给我们撑腰,轮作这条路肯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