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确保西藏农牧业安全 实现稳定增收发展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854
内容摘要: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农牧系统按照“一产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使全区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了青稞口粮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的发展目标,农牧业经济呈现出八个“新”的特点。

  一、农畜产品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015年,全区粮食产量达101.78万吨(青稞产量72万吨),实现历史性突破,油菜籽6.9万吨、蔬菜82.73万吨,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1.56%、18.96%和42.34%;肉类29.3万吨、奶类35.6万吨,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1.4%、17.7%。农畜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在96%以上。未发生重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二、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高

  先后实施了生态安全屏障、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等16大类农牧业重大建设项目,落实总投资70.17亿元,其中规划内投资36.87亿元,规划外投资33.3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到2015年,全区高标准农田达到137万亩,累计建设草原围栏4310万亩,退化草地补播1199万亩,人工种草106.84万亩,游牧民定居工程13456户,动物边检巡检站44个,农牧业防抗灾储备库60个,高寒牧区牲畜棚圈15.2万座,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353个,高效日光温室和大棚5.22万亩,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17个等等。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有新突破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6亿元,在全区实施了以特色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等为主的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224个,初步形成了藏东北牦牛、藏西北绒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绵羊、藏中优质粮油、城郊无公害蔬菜、藏中藏东藏猪藏鸡7个产业带,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到2015年,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实现项目区群众增收13.15亿元,受益群众达175.6万人,人均增收748元。特色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的态势开始呈现,农牧业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农牧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科技支撑能力有新提升

  累计推广“藏青2000、喜拉22、山冬7号”等优质农作物新品种191.7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良种牲畜存栏390万头(只),良种牲畜覆盖率达到22%。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96万亩、高产创建470万亩。累计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产品15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2015年,土地产出率达到2479元/亩,是2010年的1.7倍;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8%。长达30多年的半脱产兽医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基本报酬大幅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1%,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牧业的步伐明显加快。

  五、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意见》,落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500万元、农牧民合作社扶持资金3.55亿元,有力促进了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125家,其中自治区级及以上29家,农牧民合作社达到4624家,是“十一五”末的11倍;自治区级及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年产值2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总值达27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2.3%和68.7%,带动农牧户12.5万户、近60万人,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1.8万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

  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源监测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项目,深入推进退牧还草、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草原鼠虫害及毒害草治理等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作。特别是中央每年投入20多亿元,在农牧区全面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区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5年,全区草原鲜草产量达8139.9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2.3%。仲巴、康玛等6县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外比较,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0.7%,植被高度平均提高72.6%。

  七、农村土地确权有序推进,农牧区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曲水、白朗、乃东、米林四县有序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也在错那县积极推进,全区第一个县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在曲水县挂牌成立,并率先为全县28户农户审批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48.5万元。到2015年末,已确权土地面积54.11万亩,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453本,耕地流转面积达12.9万亩,草场流转2000万亩以上。累计完成草场承包面积10.24亿亩,分别占全区草场总面积和可利用面积的80.13%和98.63%。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改革方案》,更好地发挥了补贴资金效益。

  八、农牧民增收渠道继续拓宽,农民人均收入实现新跨越

  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有效提高,转移性收入不断拓宽,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累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和财政专项资金136.01亿元,是“十一五”的6.8倍。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过5000、6000、7000元大关,2015年达到8244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翻番,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

  同时,完成了全区第二次草地资源普查。编撰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志-农业志》《西藏自治区志-畜牧志》《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动物疫病普查资料汇编》《西藏农牧业政策与实践》,配合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支持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意见》《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工作的意见》《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意见》等,为持续推进全区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回顾“十二五”西藏农牧业发展历程,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思路,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资金投入、抓好项目建设,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注重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资源优势、推进结构调整,是实现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机制,是不断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西藏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5年,是保生态、夯基础、兴产业、强体系、促增收、促稳定的重要阶段。西藏将持续加快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和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8个百千万工程”,即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推广农作物良种200万亩、牲畜良种500万头只,建成优质人工饲草基地100万亩,草原围栏5000万亩,实现粮食、蔬菜和肉奶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有重点地调整农牧业结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张振中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确保西藏农牧业安全 实现稳定增收发展目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706/5181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