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夏粮缘何能够再获丰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1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81217
内容摘要:  来自农业部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夏粮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夏粮总产可达2800亿斤。夏粮在高起点上缘何能够再获丰收?夏粮获得
   来自农业部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夏粮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夏粮总产可达2800亿斤。夏粮在高起点上缘何能够再获丰收?夏粮获得丰收的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哪些积极进展?

  夏粮“稳定器”压稳全年经济“舱”

  麦收刚结束,颗粒已归仓。

  “根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尽管农业气象条件出现一些阶段性不利因素,但夏粮总产仍然可以达到2800亿斤。与历史上最高的去年相比,大体持平,总体上仍是一个丰收年。”韩长赋指出,从夏粮产量具体构成因素来看,一是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预计夏粮面积4.14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3.39亿亩,均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单产略有减少,专家分析,冬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呈现“一减两增”态势,亩穗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

  韩长赋分析指出,今年夏粮生产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区域布局更加集中,二是专用品种比例提高,三是节本增效显著。

  专家指出,这已经是夏粮的第十三个丰收年,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丰收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这既是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下取得的丰收,更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在粮食‘调结构、转方式’中取得的丰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指出,夏粮丰收让农业“稳定器”再次压稳了全年经济的“舱”,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获丰收源自四大因素

  在高起点上,夏粮再获丰收,来之不易,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韩长赋分析指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助推因素。“一是政策给力,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安排15亿元小麦 ‘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设施改善,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提高了抗灾能力;三是科技到位,特别是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四是抗灾有效,集成集中推广了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 ‘一喷三防’等主动避灾技术。大力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防治及时,效果显著。”韩长赋说。

  与此同时,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出改革生力军的作用,这是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出的一大趋势。

  “我所经营管理的3300亩小麦,通过精量播种、测墒补灌、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措施,实现了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本的效果。”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陈堡村三兴家庭农场农场主范海宝说,这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性更高,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原因所在。

  农业结构调整释放积极信号

  去年,我国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定为1元/斤,比前年每斤降低0.11~0.13元,使不少玉米种植户收入下滑。由此引发疑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不会给农民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夏粮生产呈现哪些积极的亮点?

  “今年的夏粮不仅获得了丰收,而且同时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也呈现积极进展。”韩长赋指出,今年夏粮生产的实践证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要改得到位,就能促进农民增收。

  前不久,山东省惠民县孙武街道夏粮已全部颗粒归仓。今年,这个街道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里的600亩有机野旱麦不但实现了增产增收,品质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这个历时14年研发出来的新品种虽然每亩产量只有900来斤,但价格却是普通小麦的2~3倍,直接为农民增收60余万元。”惠民县孙武街道农技部门负责人说。

  孙武街道夏粮生产并非个案。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小麦结构调整势头向好、成效显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强筋小麦面积比重达到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5%,一批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被广泛推广。

  “当前,做好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韩长赋表示,从春夏播情况看,今年玉米面积调减趋势明显,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调减较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实地督导调查,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增加超过800万亩,杂粮面积增加超过 800万亩,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超过600万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高海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夏粮缘何能够再获丰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701/517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