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香群则从贵州出发,回到菖蒲塘村。身为菖蒲塘村女子嫁接服务队队长,除了将带领女队员、在外忙嫁接一年的200多万元收入带回来,还要回村给猕猴桃树剪枝。
“多年来,正是靠着科技和市场,菖蒲塘村生态果业发展从无到有,村民得以摘掉‘穷帽子’。这两年,菖蒲塘水果的名气越来越大,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甜蜜了。”说起菖蒲塘果业,菖蒲塘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安全喜笑颜开。
用科技学科技果业在山沟里扎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凤凰县的旅游已风生水起时,距离县城仅7公里远的菖蒲塘村还是个默默无名的土家族穷山村,山多地少,种水稻三年两不收。
从种水稻、玉米到改种水果,菖蒲塘村没少尝试。1985年,从浙江宁海引进宫川蜜橘成功后,哪里有既适合村里种植、又有市场的新品种、好品种,菖蒲塘村就争着去引进试种:湘西椪柑、“米良1号”猕猴桃、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四川广元苍溪红心猕猴桃等都获得成功。
让村民颇为自豪的是,在菖蒲塘村,引进一种水果,只需带几根枝条,一两年就可形成规模,而且水果品质好、口感好。
“制胜法宝就是我们村人手都有的嫁接技术。”42岁的村民田小钧告诉记者,“我15岁开始学嫁接,我的师傅就是我的母亲,而我母亲的师傅则是村支书王安全。”
在村民眼里,王安全不仅是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还是村里生态果业的科技总指导,几乎全村人的嫁接技术都传自于他。今年65岁的王安全在19岁时便通过县农业局开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初学果树嫁接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王安全不断改进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大家都还在用枝接法嫁接时,他已经带着村民改用芽接法,使芽接法技术在湘西当地领先使用近10年。由于采用芽接法,果树嫁接的成活率更高、盛果期提前,果树品种更新换代更快。
合作社传帮带一批现代农业人才长起来
这些年,王安全带领合作社成员走南闯北,为全国各地的果园提供嫁接服务。
“没想到,以前卖苦力,现在还吃上了技术饭。”田香群告诉记者,15年前她以为嫁进“穷村”,在如今看来是嫁对了。一嫁入菖蒲塘村,她就开始学嫁接技术。2006年,一位四川的果业老板慕名到村里寻找嫁接员时,她和一帮子村民被高薪聘请到四川嫁接果树。
现在每年的冬春之际,田香群和不少村民都会接到各地的订单,短短3个月,辗转于陕西、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地,一个女子嫁接员就可以挣回2~3万元。
好技术带来高效益。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跟着学、跟着干,目前,仅凭嫁接服务这一项,村里就可赚400多万元。
嫁接技术不断传承的同时,也“嫁接”了一批现代农业人才。2002年,王安全获得中级农技师证书,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专家”。继他之后,村里苗木合作社理事长丁清清也获得中级农技师证书,还有12位果农获得初级农技师证,成为“职称”农民。
有组织营销果品、苗木走出大山
菖蒲塘村有1720亩地,除了30多亩冷浸田外,全部种上了水果,全村217户,没有哪户不吃“水果饭”,但菖蒲塘村的水果几乎从来不愁销。
“这得益于合作社主动对接市场。”菖蒲塘村村委会主任、柚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帮忠向记者介绍,早在1998年,村里第一批猕猴桃上市之前,他就领着村民远赴贵州等地开设销售窗口。
为了让菖蒲塘村的水果走得更远,2008年,村里成立了菖蒲塘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包装设计、统一组织的营销。2013年,根据品种需求,村里又成立了一家柚子专业合作社和苗木专业合作社,如今,3家合作社将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纳入其中。
在多年的水果销售中,菖蒲塘村培育了一批营销高手,其中16人获得县工商部门认证的农村经纪人证书。这支活跃在各地的精干队伍将外地客商引进来,把菖蒲塘村乃至凤凰县的水果、苗木销售出去。
田小钧告诉记者,以前苗木只在本地市场卖,2013年加入合作社后,由合作社对接外面市场,苗木卖到周边县、市、省,价格也由以前的2~3元/株卖到5元/株。
“以往不少村民骑三轮车、摆路边摊卖水果、苗木。加入合作社后,有的社员有时还莫晓得,园里的货就已卖完了。”王安全说,去年秋冬和今春的湘西椪柑出现卖难时,菖蒲塘村的柑橘、柚子在春节前就已售完。
由于菖蒲塘人水果营销起步早,路数广,村里的营销人员不仅销售本村水果,还主动承担起凤凰县的水果营销业务,全县90%以上的猕猴桃都是由菖蒲塘人销售出去的。
谋划农业旅游打通一二三产融合路
菖蒲塘村合作社的好名声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需要资金购买卡车搞水果运输,县农信社工作人员只要向王安全打个电话核实,几乎不需多少担保,就会同意发放贷款,为其解决资金难题。
目前,菖蒲塘村水果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水果年纯收入10多万元的大户有20多户,90%农户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我们村里没有绝对的贫,也没有绝对的富,没有多少贫富差距,大家一心一意奔小康。”王安全说,2013年,全村率先在凤凰县整体致富实现小康,力争在2016底率先在全县实现全面小康。
王安全带领村民谋划:一方面要在地域上广开销路,让菖蒲塘的水果卖得更远、销售更好;另一方面要在产业规划上立足长远、拉长链条,增强产业的脱贫致富能力。菖蒲塘村村民利用凤凰大兴乡村游的契机,着手以生态果业为载体,实行“农旅结合”,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
如今,在菖蒲塘村的生态果园里,随着观光道的修建,产业融合之路也正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