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少林寺鼎盛时期的农禅并重景象一一呈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0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数:82470
内容摘要: 运斤挥刃,无避种生;炊爨饮啖,静渐宿触。1400年前,隋唐高僧、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开创的以农入禅、农禅并重的中国式道风,自古以
          “运斤挥刃,无避种生;炊爨饮啖,静渐宿触”。1400年前,隋唐高僧、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开创的以农入禅、农禅并重的中国式道风,自古以来一直被善男信女津津乐道。

  千年之后,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将这盛极一时的“农禅”道风恢复重现,以利众生。

  僧侣收麦、沙弥锄草、法师摘果……如火的六月,少林寺恰逢禅耕农场丰收季节。期间,少林寺鼎盛时期的农禅并重景象一一呈现。

  史料记载,隋唐宋时期,是少林寺发展鼎盛之时,也是“农禅”盛行之时,数千僧众以禅入农耕种着上万亩的农田,收获禅意人生。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其著作中也介绍说,刚入寺院时,包括其本人在内所有僧众都要挑粪种地,直到近代,寺院土地“缩水”,这一农耕传统才不得已中断。

  近年来,在释永信的倡导下,一千余亩的少林寺禅耕农场应运而生。释永信认为,恢复“农耕禅”不仅可以弘扬“农禅”文化,同时也能为“粮食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集禅耕体验、观光采摘、农业科普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禅耕农场种植瓜果蔬菜、小麦玉米及中草药等,一些僧人忙碌其间。

  “麦子黄了提醒收麦”、“瓜果熟了提醒采摘”……自从有了禅耕农场后,闲暇时,释永信光顾最多的便是田间地头,指导种植。而少林寺寺院上下400多僧人分“堂口”轮流耕作。

  在当日的麦收过程中,几名年轻的小沙弥没有经验不小心割伤了腿、手,血流不止。但在他们眼中,这份辛苦、辛酸也是一种修行、学习和锻炼。

  “耕田也是修行,用禅的心去种地,也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少林寺禅耕农场负责人释延子介绍说,僧人种地更深的用意则是恢复少林寺传统的“农禅”修行方式。

  佛教领袖赵朴初曾在《天童寺》一诗中盛赞农禅并重道风:“同心戮力务工农,真见勤劳养道风。会得新新堂上意,搬柴搬谷是神通。”

  如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道风已经在少林寺得以恢复,并将发扬光大。

  身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释永信,还期望未来能够影响全国各大寺庙跟着少林寺一样推广“农耕禅”,普及农禅文化,普利十方檀越,为民众提供健康的物质食材和精神食粮。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少林寺鼎盛时期的农禅并重景象一一呈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620/516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