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石板滩镇石桩村召开的一场成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场会,解释了“价格悬殊”的秘密——会议主题是改革,主角却是玉米。会上,主办方免费向大家发放煮熟的玉米,泸玉糯9号、五彩花糯、真优美、飞越、皇妃、金珍珠……每一个品种名称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口感,引来村民排队体验。
其实,2013年之前,当地的玉米品种以粮食玉米为主。“虽然产量不低,但收入不高。”林望明说,种玉米的人并不多。2013年开始,四川农科院专家与四川川丰种业、石板滩兴泰良种服务部等合作,开始在石板滩镇进行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先后示范种植并推广了川渝糯1号等十多个甜糯玉米新品种,状况逐渐改变。
2014年,石板滩镇突破了1万亩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成为四川较大的集中连片甜糯玉米种植示范区。农业专家和村民们还探索出了“玉玉菜”“玉稻菜”“玉菜菜”“稻菜菜”四种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的周年经济效益。
“这是玉米地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近年来改变过去种植粮食玉米的传统,积极引进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不断拓展鲜食玉米产业链,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有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20万亩,约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30%。
农业供给侧改革,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农民增收。该负责人说,2014年,石板滩镇就出现了大量靠种植甜糯玉米增收致富的村民典型,如黄角村村民靳玉忠,通过种甜糯玉米,户收入超过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