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几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更着眼于抢占“制高点”,争取继续引领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潮流,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是立足国情学习借鉴已有成功经验,努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争取迎头赶上。
我国农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需准确把握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态势新趋向,并把我国农业放在世界农业的大环境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和妥善应对。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主导现代农业发展
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中,农业科技是科技革命中的重点内容。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来势凶猛,传统农业逐步退出舞台,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特别是发达国家以科技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正在提质加速,其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悄然发生变化,即主要利用农业科技优势,由本国农业市场向占领世界市场战略转移,由利用本国资源向利用别国资源战略转移,由石化农业向绿色农业战略转移。未来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才能跟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进入新世纪以来,分子育种、基因测序、转基因技术、生物质投入品等尖端农业生物技术加快技术研发和运用。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加快转基因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抢占现代农业技术制高点。例如,美国在粮食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资助并开展了多项研究,主要是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作物的抗病性和品质。英国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了多项针对粮食作物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项目,包括小麦、大麦、水稻、珍珠粟等。
农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正在向以互联网为媒介,将网络科技深度融于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的3.0时代迈进。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农情监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使世界农业加快转型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启动和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形成了一批良好的产业化应用模式。利用卫星、电子农情监测等技术对土地、气候、苗情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其结果进入信息融合与决策系统;物联网技术已成为生产管理、辅助决策、精准控制、智能实施的关键技术;互联网技术广泛用于农产品电商、运输环境调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
农业组织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格局
未来农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组织机构,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联盟化、标准化水平,农业组织创新愈发成为新的生产力。美国、欧洲等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实力、技术垄断及市场控制能力,越来越在全球农业中扮演重要角色。据统计,杜邦、孟山都、先正达等三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50%以上的种子市场,六家生产农药的公司控制着76%的市场,十家大公司控制着41%的化肥市场,ABCD四大粮商垄断国际粮食市场。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农协、联盟等组织机构影响力日渐提高,体现了巨大的组织、协调和谈判能力。
世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呈现新动向
农业支持保护是国际普遍做法。近些年来,在WTO框架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完善本国农业支持保护做法。2014年,美国签署了新《农业法案》,推出农业保险补贴替代方案,大幅度提高农业保险补贴额度,扩大保险范围。欧盟出台共同农业政策,在各国自行补贴的基础上,2014-2020年间,欧盟每年最高达500亿欧元的农业补贴在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日本的各类农业补贴项目达到470种,日本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补贴。
世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呈现新动向
农业支持保护是国际普遍做法。近些年来,在WTO框架下,世界各国不断调整完善本国农业支持保护做法。2014年,美国签署了新《农业法案》,推出农业保险补贴替代方案,大幅度提高农业保险补贴额度,扩大保险范围。欧盟出台共同农业政策,在各国自行补贴的基础上,2014-2020年间,欧盟每年最高达500亿欧元的农业补贴在各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日本的各类农业补贴项目达到470种,日本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