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3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65
内容摘要:  针对我国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要求,农业部明确了两个千方
   针对我国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要求,农业部明确了“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工作目标。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自2013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奶牛、羊等9个产业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以下简称“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十三五”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建立科研协同网络形成农业科技攻关新格局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通过整合分散的科研成果,从优良品种、土壤肥料、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产后加工以及饲料选配、营养调控、高效繁殖、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与模式再造,探索不同主产区、不同生态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最优解决方案,建立科学规范、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据统计,9个项目共组装集成115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25套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十三五”期间农业绿色、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储备。

  经过3年的努力,“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构建了“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成效显著。实现了生产生态、农机农艺的协调发展。如玉米项目构建了“农机农艺六配套”的技术模式。油菜项目以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新品种“中双11”为核心,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多熟制条件下低损失的油菜机械化收获。实现了全产业链学科间协调推进。打破“单打独斗”的状况,按照“品种为主体、水肥药械种植养殖一体化”全产业链思路,根据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9大产业不仅整合了农科院内有关团队和不同学科联合攻关,还广泛吸纳了地方院所、推广机构等单位优势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协同攻关,构建了“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高效协同攻关网络,形成了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组织体系,构建了服务全国的农业增产增效生产技术模式研究、示范、推广协同攻关联盟。实现了创新联盟组织体系协调发力。联合国家、省、市各层面的优势特色团队,与地方政府开展务实合作,强化与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协作,把研究工作与地方政府的“三农”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中、下游“一条龙”的农业科研协作模式和全国“一盘棋”的农业科技攻关新格局。集成各加盟单位研发的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生产问题综合解决方案,为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坚持绿色理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在设计时,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提出研究内容和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把节肥、减药、节水作为核心目标,集成的技术、形成的模式充分体现出生态环保的理念。

  农药化肥实现“双减”。自动虫情测报、太阳能杀虫灯、飞蛾诱捕器以及性激素诱杀等精确防控技术,使水稻、玉米每亩减药30%以上。稻田养鸭肥田及精准施肥技术,每亩减少化肥施用量20%。我国首个植物免疫抗病毒蛋白生物农药“阿泰灵”,可有效提高水稻的抗病性,明显减低主要病害的发生。“一喷三防”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减少农药用量25%,病虫害减轻40%。棉田释放红颈常室茧蜂对盲蝽防治效果达到65%。通过科学施肥,油菜实现每亩节本80元且增产8%。

  节水保墒取得“双赢”。小麦墒情自动监测技术实现适时适量灌溉,每亩节水90吨,水分利用率提高15.4%。蓄水保墒与节水灌溉技术,有效解决了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保墒和节水问题。水稻“麦畦式”湿种栽培技术,每亩节水150吨,节本150元。玉米贴茬播种技术保持了播种期土地墒情,在减少用水的情况下,保证了出苗率。化控抗逆技术有效提高了玉米抗旱能力。

  控制农业污染多措并举。高产高效镉低吸收低积累技术模式,在污染超标5倍以上的重度镉污染土壤上持续生产出安全水稻。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难题,而且有蓄水保墒、培肥土壤的作用。

  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大大减轻了人工揭膜劳动力投入及残膜污染,可有效解决新疆棉区严重的“白色污染”。奶牛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把粪污经过固液分离、有机肥加工、UASB厌氧、浮萍净化等措施,将处理产生的水用于作物灌溉或再回用于养殖场,实现了循环利用,同时浮萍繁殖还可用于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质能源或饲料。

  秉承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一直是贯穿“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全过程的核心理念,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开放的工作机制,有效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

  建立开放的联合攻关团队。9个攻关团队参与人员共计1954人,其中,中国农科院有17个所、254名科技人员参与;省、市级农科院(所)、大学、技术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有208个单位,1700多人参加,院外人员占到8成以上。

  建立开放的技术集成机制。9个领域仅2015年就集成技术136项,其中72项来自中国农科院,其余64项由各兄弟单位提供。新疆兵团和阿克苏农业局提供的“棉花膜下加压滴灌水肥一体化供给技术”,解决了棉花水肥一体化供给等主要问题;由农科院作科所和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焚烧麦秸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山东省德州市创造了玉米小麦轮作周年“吨半粮”的“八配套、六融合、四结合”技术模式,集成的12项技术分别来自于山东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德州市农科院及中国农科院相关研究所等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单位;由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的“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粪污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奶牛养殖粪便和污水处理问题。

  建立开放的展示交流体系。在主产区和典型生态区,布局建立一批固定的开放的展示示范基地,先后举办了34场现场展示观摩会,对地方政府、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同步示范展示,带动了区域农业发展,提高了工作的显示度,把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成开放式的技术普及与传播平台。

  共享发展成果利惠广大农民“项目的实施效果好不好,技术管不管用,领导说了不算,专家说了不算,农民说好才是真的好,农民的嘉奖才是至高的荣誉。”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如是说。基于此,“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把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作为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在方案设计中要求做好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全程培训和示范展示工作,在各示范基地做到全生育期可示范、可参观、可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农时需要,对地方政府、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真正体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他们学得会,用得着,见效果”。

  山东省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这几年连续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后高兴地说:“我们合作社种田水平在当地是高的,但就是比不上中国农科院专家的试验示范田产量,一亩差100到200公斤呢,还节约了300多元成本,这一算效益差远了。”

  据统计,2015年9个项目共举办示范展示观摩活动34次,举办针对农技人员、农民、种粮大户等培训班63次,培训人数2.6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万多份,直接示范应用面积15万亩,技术辐射推广应用面积650万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点所在地的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所集成和示范的技术成果,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成为地方政府抓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安徽省宿州市大豆示范基地已成为地方政府固定的参观培训点,先后组织了数十批农民前来观摩学习和推广应用。大豆免耕覆秸技术也被农业部推介为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夏大豆主产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玉米项目所集成的“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技术模式操作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很受农民的欢迎;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被江西省列为省主推技术,2015年在全省推广9万多亩;“奶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已被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采纳,纳入2016年青岛市畜牧业科技推广计划推动实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宇新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331/509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