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农村危房改造更要讲究个“准”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8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2565
内容摘要:  农村危房改造是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的一大惠民工程,2015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共计432万户,今年计划改造314万户。  政
   农村危房改造是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的一大惠民工程,2015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共计432万户,今年计划改造314万户。

  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怎样避免“不给好处,就拿不到指标”等乱象?

  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有限的资金如何花在“刀刃”上,真正用到最需要的群众身上?

  去年6月,安徽全椒县普降暴雨,二郎村一幢摇摇欲坠的破旧老房里,住着葛友榜和他老伴。二老患病在身,每月光吃药就要几百元,自然拿不出改造房子的钱。大雨一过,葛友榜就找到了村干部,填写了申请表。很快,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通过了包括葛友榜在内的20多户危房改造初选名单,镇、县分别进行了公示。6月底,葛友榜接到通知,他的申请已经获得批准,获得补助资金2万元。如今,葛友榜的老房子已经修缮一新,二老的身体状况也有了好转。

  农村危房改造更要讲究个“准”字,向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住房最危险的农户精准发力。“居住在最危险房屋中的困难户,特别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始终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补助对象。”四川宣汉县住房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要建在地上,更要建进心里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良心工程,如何把住质量关,让群众住上放心房?

  安徽全椒县太平村有妙招。由村“两委”出面,把村里在外务工的建筑工人召集回来,组成施工队,进行集中培训,为村里和邻村的危旧房改造户提供整套服务。“回乡的建筑工人给自家乡亲们干活,自然是认真仔细负责,村民们也信得过。”村主任张华说。

  施工队靠谱,后期验收也不马虎。村里的老党员、老建工组成义务监理队伍,每天都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施工结束时,由房主、镇村干部、义务监理队共同验收,再由县住建部门和房产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测。“住进新房,心里踏实多了。咱这房子不仅建得漂亮,质量更是杠杠的。”村里一位农户说。

  要公开透明,杜绝雁过拔毛

  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资金被基层干部非法侵占的情况。如何堵住“雁过拔毛”的漏洞?

  安徽全椒县峨嵋村的刘帮碧,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一家人现在还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房子。想改造旧房,却又犯难:需要3万多元,政府批下来的危改资金2万元,剩余的钱从哪里来?针对刘邦碧家庭的困难情况,当地政府为其提供了担保和资助,让一家人既住上新房,又避免负担。“所有的款项都给我列了单子,一清二楚。”刘邦碧说。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建立纸质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录入制度,实行一户一档,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这种公开、透明、高效的机制,能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有效监督执行情况。该区化马村的王仁国,自身属于智力残疾,母亲年事已高,母子俩居住的房子失修多年,经鉴定为危房。村委会了解情况后,立即建档、上报区住建局,改造破旧房屋。“多亏改造及时,不然他们母子俩只能在露天坝住了。”王仁国的邻居纷纷“点赞”。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马继华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村危房改造更要讲究个“准”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328/5095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