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切实加强农村治理垃圾的能力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34
内容摘要:  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目标。但是,要完成这一目标
   “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目标。但是,要完成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必须切实加强农村治理垃圾的能力建设。

  从全国来看,农村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治理任务也相当繁重。一是“垃圾围村”涉及面广,成因复杂,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很难奏效。比如,沿海发达地区“腾笼换鸟”政策使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二是大多数村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一些地方虽然建了垃圾站却成了摆设,这其中既有农村人生活习惯的因素,更与垃圾站选址不当以及垃圾的处理能力有关。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年产生活垃圾约1.1亿吨,至少有0.7亿吨以上未作任何处理。2013年,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同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九分之一。其中,有14个省市不到30%,有少数省区不到10%。农民们盼望改善环境,盼望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治理“垃圾围村”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农村垃圾治理绕不开“钱”。村里的保洁队伍、垃圾收集站,镇上的垃圾转运站,县里的垃圾转运车以及垃圾处理,哪一样都少不了钱。乡镇政府及村社组织几乎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而从农民手里收缴的那点垃圾处理费恐怕连运费都不够。所以,治理“垃圾围村”的费用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省市两级政府应将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正常运行。也应允许(或鼓励)村集体出资及公益性组织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治理“垃圾围村”应规划先行。治理“垃圾围村”不能“为治而治”,不能搞样板工程、花架子,尤其不能罔顾实际情况。治理“垃圾围村”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域范围、人口分布、垃圾量、交通情况等因素,以及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等因素,科学规划。如果选择的模式不切实际,钱浪费了,也未必能治理好“垃圾围村”。

  农村垃圾治理是民生大事,应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要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放至“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要从源头控制垃圾,加强农村垃圾处理队伍体系建设,还可通过“村规民约”等突出农民在垃圾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及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王立彬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切实加强农村治理垃圾的能力建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323/3717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