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马瑞燕坐在窗边的椅子上,风吹进来撩着她的短发。这位早已习惯风吹日晒在地里做研究的农业院校教师,却始终都不能习惯一个个优秀人才的流失。
“这个孩子的名字你就别写了,这对他不好。”马瑞燕说,“他自己也非常喜欢农业科研,本来我希望他跟着我读研究生,继续完成他对两三年来科学问题的深入探索,但他家庭条件不好,父亲身体不好,还有个妹妹在上学。农村孩子,刚20岁思想就考虑很多了,他要考虑家庭,读研收费还要花一笔钱,应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所以最后就放弃了,我觉得非常可惜,农业科研不是谁都能做得了的,这么好一个科研苗子。”
马瑞燕所说的并不是个例。“地方农林院校学生70%来自农村,更有30%是来自贫困家庭。相当多的孩子是周围几个村‘拔’出来的尖子,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没法比,能考上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几率相当于很多学校的‘清华北大生’,但他们也更容易因为经济原因放弃读研、继续深造。”
想读的读不成,而另一方面,搞农业又招不来研究生。马瑞燕在2014年就随机调查了11个省市区所属的地方农业院校,发现有7个省份的农业院校研究生名额都没有招满。2015年她又在14个省市区做了同样的调查,发现还是有3个没招满,就是在完成招生名额的院校中,又有10个存在严重的专业不平衡问题,其中涉农专业严重短缺。她说:“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学科或曾经是国际前沿的科学家工作室因人才缺乏而濒临关停、消失。想起来就痛心!”
“我在几年前就提过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免费的建议,得到的回复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免费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马瑞燕说,“高等农林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它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这三大现在最重要的关键词的一个交点;如果是贫困学生,再加上扶贫,是四大关键词的交点。对他们实行精准扶贫,是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好事。”
“受教育程度高,其劳动生产率是不一样的,对国家、家庭的贡献也是非常显著的。我们身边常脑体倒挂,但你看这张报纸上写的。”马瑞燕边说边从一摞报纸中抽出一张,指着一处她划过红线的地方一字一字念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在“0.562”这个数字上还专门圈起来,打了勾。“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对于喜欢又适合的寒门学子来说,无论从个人层面还是从国家层面,对研究生教育的精准扶贫是最有效率的。”马瑞燕说。
“所以我带来了《关于扶持地方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第一是希望修正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第二是优先支持涉农专业,督导实施。第三是把握农业地域特性,放宽限制。第四是聚焦涉农专业,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马瑞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