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农业”能否制约“候鸟-空巢” 促使无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20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81418
内容摘要:春节后,回乡见闻刷爆朋友圈。它们大都描述了乡村社会的凋敝:人口流失、消费不力,就业艰困,人情疏离,环保危机,田园单调,人
              春节后,“回乡见闻”刷爆朋友圈。它们大都描述了乡村社会的凋敝:人口流失、消费不力,就业艰困,人情疏离,环保危机,田园单调,人土关系淡漠,社会问题丛生。

  农民短暂回乡创造的瞬间繁荣更让人不安。这会形成更严峻的候鸟-空巢模式。候鸟终会带走更多鸟儿,留下更多空巢。纵春光明媚,也没多少生机。

  我可以归纳出候鸟-空巢模式背后的许多缘由:城市化、城镇化运动;农业机械化;农业在GDP中的末端占比;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农村就业空间的缺乏等等。无数的农民有理由涌向城市,寻求新生活。

  我一直期望乡村社会能恢复安居乐业局面,思考过农民回乡种种路径,但每条似乎都是死循环。“互联网+农业”应该是一条合理途径,但目前这概念下的许多模式,似乎并非让农民回乡,更像搭建面向农村的电商,将农民视为新的消费群体,向他们兜售商品与各种服务,掏他们腰包。

  这确实有价值,乡村消费在升级,这可以改变乡村百姓的部分生活方式。但这被称为“下行模式”(以农村、农民为销售对象)的农村电商,长期下去,更像杀鸡取卵:候鸟-空巢模式里的消费力,大都非常有限,短暂繁荣之后,一定不可持续。有的所谓“农村电商”甚至不过就是向农村倾销那些过气的城市消费品。

  我认为,在候鸟-空巢模式下,单纯以农村、农民为销售对像的下行互联网农业服务,只能短暂改变一下生活方式,长期不会有出路。我认为,必须站在农民生存角度,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创造真正的生机。

  前日一则消息让我看到了一丝光明,一条新的途径:17日,国家发改委和阿里集团宣布,已就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内容是,双方计划2016年至2018年,每年支持大约10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发展农村电商,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创业。

  表面看又是一个所谓“农村电商”概念。3年100个返乡创业试点的农村电商计划里,“下行”模式也是其中一部分。但我看到更多着眼于农民创业,以改变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信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条化解中国乡村“候鸟-空巢”危机的合理途径。

  让我们看看这个计划的详细内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说,未来3年,发改委将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不断改善试点地区创业环境,并组织试点对接阿里,引导试点先行与农村淘宝项目合作;而阿里则提供包括农村淘宝在内的农村电商项目落地支持,实现项目落地生根。同时,鼓励试点地区开展针对政府相关服务人员、农村淘宝合伙人、淘帮手等农村电商参与人员的培训,目的是打造一个集渠道、平台、双向流通、人才培育为一体的农村电商生态链,吸纳更多人返乡创业、就业。

  有些绕。其实,说白了就是发改委与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整合资源,改善创业环境,而阿里则提供技术、平台、项目落地、人才培训、渠道、物流、农村金融等完整的支撑。

  细节显示出,这一计划上升到相当高度。它其实并非只以发改委与阿里的口吻公布。此前,发改委曾联合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0部门下发相关通知,将这一计划表述为“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电商”概念。

  阿里提供的支撑也显示出它的重视程度。它几乎动用了集团所有关键资源。

  阿里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孙利军透露,每年10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中,会按合作节奏设立大约100个县级服务中心、10000个村级服务站,每个村级服务站视实际需要,要可承载“生态中心”、“公益中心”等功能。它涵盖的项目多达16个:农村淘宝、农特产品上行、菜鸟网络、“农村淘宝APP”、蚂蚁金服及旗下网商银行农村金融、天猫网厅通信服务、阿里旅行、阿里健康以及智慧县域等。

  你能看到,整个计划兼顾下行与上行,是一种双向流通模式。其中农特产品上行早已成为淘宝平台新的活力项目,也是2015年以来淘宝覆盖全国乡村的关键选品战略。而B2B平台服务、阿里旅游的引入,则能够激活中国乡村农业、加工业,特色农业文化,并与阿里等外部下行平台之间形成循环。

  为强化支撑,阿里动用了自己重金投资的物流基础设施菜鸟以及网上银行农村金融服务,还将为整个农村电商体系提供各种人才培训服务。

  这是一种以“人与土地”的关系为中心,改变中国乡村生产方式的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它不是那种杀鸡取卵的途径。在我看来,只有真正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真正从生存角度改变他们的命运,而不是单纯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才能强化人与土地之间的关联,促使无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而化解“候鸟空巢”危机。

  就是说,这是一种让中国农民免于恐惧的返乡创业之路。之所以有这种感受,除了过往几年我见过太多单纯的下行服务遭遇挫败外,还有一些类似的尝试,因为条件不足,无法消除回乡农村的生存恐惧,最终夭折了。

  我这里提一个过往的例子。可能很多已经遗忘甚至并不知道。那就是当年郭台铭在大陆力主推行的富士康一项渠道战略:万马奔腾。这个项目的初衷,也是让富士康的员工,尤其是家在乡村的员工,回乡开店,店中产品主要是富士康代工的产品。为配套这一模式,富士康甚至曾经在贵州等地设立柔性的生产基地,打造前店后厂的模式。

  这一M2B2C的渠道计划最后遭遇挫败。除了经济危机影响外,它与模式有关,富士康虽然代工诸多电商产品,但这种渠道战略不但与客户争利,终端店面产品也不够丰富。而且,由一家代工企业主导,它不可能支撑起庞大的终端网点,因为它缺乏线上平台、物流、服务等支撑,而且还有后续的人才储备。

  这是富士康许多渠道计划中的“惨败”案例。一些人曾嘲笑它。不过,在我看来,它却称得上一次面向中国农村、农民创业、就业的创新。有一年春节,我在菏泽一个“万马奔腾”网点驻足许久,为这个计划惋惜。无论郭台铭出于什么目的,计划本身蕴含着巨大的借鉴价值。

  多年过去,阿里与发改委推动的新计划,显然已能消除富士康们的条件缺憾。而是因为,中国互联网业的基础设施比7年前要成熟得多,互联网+农业确实有了大规模落地的条件。而且,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围绕中国农村的战略也越来越清晰。阿里与发改委合作本身,就透露着中国互联网业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一种共振。这种强烈的协同意志,可能是这个阶段最大的助力。

  当然,我这里提到阿里业务较多,一是我关注它的互联网+农村的战略很久。它在中国农村早已耕耘更久,在上行与下行以及长远的土壤培育上都有前瞻动作,尤其是此前针对县域经济的百亿支撑项目、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可以说,中国农村电商星火燎原,阿里功不可没。但是,阿里之前的农村策略,因内部组织单元多头并进,上行与下行缺乏更多协同,称不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有些割裂。而此次计划堪称它的农村战略的平台化动向,有了一个更为统一的入口;二是我觉得,这个阶段,如果想形成一种可以大规模复制的试点效应,唯有通过阿里这种拥有完整服务体系的互联网平台化企业去推动,才能消除推广的壁垒,更有效率。

  阿里这次与发改委的计划里,它几乎动用了集团所有关键资源,我觉得这正是它作为一家开放平台的价值。当然,它的品牌影响力也具有更多效应。在中国农村,比如我们村庄,7、8岁的小儿甚至也知道了淘宝。这种品牌认知有利于计划的落地与渗透。我甚至觉得这是深厚的基础之一。

  但是,也要看到另一面。我们表扬阿里的农村战略以及它的平台服务优势,但也要看到它鞭长莫及的部分。其实,从它与发改委的合作就能感受到,一家具有各种市场化能力的互联网巨头,虽然可以提供技术与各种服务支撑,但是,仅仅靠一家企业,甚至更多企业,并不能推动中国农民大规模返乡创业。

  这一点,阿里们想必早已看清楚,没有主管部门与各地政府部门的政策与行政力支持,没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意志,可以说不可能实现计划设定的目标。因为,让农民工回乡,涉及到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城镇化路径,涉及到人与土地的政策,这是一个扭转过往发展路径的系统工程,没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强力意志,不太可能消除一些壁垒,唤醒无数农民回乡创业、就业。因为,对于生活与生存的恐惧,对于那种免于恐惧的自由的追求,中国乡村已经积重难返。

  是的,我确实看好这一兼顾上行与下行、改变农民生产方式重于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农业路径。当然,针对它,我也有自己的期望,阿里在这个阶段,可以更多借助自己的平台资源,提供支撑,但我认为,未来它应该借鉴阿里百川计划的经验,吸引更多第三方伙伴参与到整个服务中去。一个阿里再庞大,它也只是一个阿里而已。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将注定是一次出色的尝试。将它放在中国候鸟空巢的危机、整个中国经济转型与供应侧改革的背景下,我甚至觉得,它有望沉淀成为一项波及整个国家层面的转型示范。2016年春节,朋友圈的诸多“回乡见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凋敝的现实,有些甚至让人不寒而栗。而我期望,未来一年的回乡见闻,能让人看到中国乡村变革的曙光,给我们一些久违的正能量。对我这种长了一副乡村巨变面孔的媒体人来说,这不是一个计划的事,它是我悬挂在故乡明月之上的梦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互联网+农业”能否制约“候鸟-空巢” 促使无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220/369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