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玉米主产区农民的迷茫与渴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6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81154
内容摘要: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后,农民种玉米的收入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春节期间,记者回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三姓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后,农民种玉米的收入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春节期间,记者回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三姓村,体会到作为玉米主产区农民的迷茫与渴盼。

  “种玉米不挣钱了”,村民张庆国说,“既然种玉米不挣钱,就不如种点别的,但又不知种啥好。”张庆国的迷茫几乎代表了所有村民的心思。韩甸镇三姓村是典型的玉米主产区,由于多年前追求效益,仅有的少量水田都改成旱田了,现在村民看到种水稻挣钱,也只有“吧嗒嘴”羡慕的份儿。

  今年“种点啥”,是村民最伤脑筋的事。地处黑吉两省交界,属传统旱作产区,远离城市中心,没有地缘优势。“听说别的地方种红小豆,种谷子挣钱,今年我们也得琢磨琢磨这些东西了”。

  在村民眼里,可能从未理会种植业“结构调整”这一名词,但面对市场,他们不得不去付诸行动了。他们盼望着有更及时准确的信息,特别是“网线”能尽快拉到村里,因为光靠看电视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了。

  “怎样种”是村民热议的第二个话题。村民张庆林头脑灵活,是村里唯一的“粮贩子”。他给大家算账说,市场上的小米,不上化肥的话,每市斤至少卖到5块钱,1亩地500斤谷子,按70%出米率可产350斤小米,1亩地毛收入1750元,比种玉米高出一倍还多。但得种绿色的,有机的,这就得上有机肥,就得用人工除草。村民盼望学会施用有机肥的农业种植技术,以及买到安全可靠的有机肥。

  如何“卖粮”是村民关心的第三个话题。记者发现,农民们很少知道“临储价格”这些名词的来历和具体含义。虽然他们知道“保护价”这件事,但他们很少卖上过“保护价”,他们自己总结的原因:一是保护价指的是干粮,农民卖的是潮粮;二是钱被“二道贩子”挣走了一部分。

  “是不是我们种粮越来越不受保护了?”村民王树国问记者。

  “现在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玉米价格高很多,今年的保护价更贴近市场,政府将放手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记者答。

  “你别跟我打官腔”,王树国有点急眼。

  “咱农民需要真正面对市场了”,记者又解释了一句。

  一片沉默。“咱村里连一个农民合作社都没有”,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人群炸开了锅。

  记者跟他们交谈,发现村民们渴盼有个人带头组建个专业合作社以使他们能抱团闯市场,他们也希望自己种的粮食能拿到“电商”那去卖,他们渴盼着村里能有农业开发项目,渴盼着学会“种得好”以及“卖得好”的本事。他们最怕的,是在奔小康的路上被别的地方甩在身后。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高小生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玉米主产区农民的迷茫与渴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216/368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