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找准路子 精准扶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576
内容摘要:  我国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要实现全部脱贫,任务相当艰巨。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战役正在打响。许多地方立足
   我国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要实现全部脱贫,任务相当艰巨。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战役正在打响。许多地方立足区域特色,通过产业、金融、电商等多条渠道,实现扶贫力量、资金和项目的精准对接,收到了实打实的效果。本报今日刊发海南省琼中县、陕西省武功县、山东省平原县等地的探索和经验,以供学习借鉴。

  跨界合作营造脱贫“渔场”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正逐步应用到扶贫实践中来。那么,电商扶贫到底是一种什么形态的扶贫?如何推进电商扶贫?

  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政府部门代表、高等院校、阿里、京东和苏宁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相聚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陕西省武功县,在2016西部电商扶贫大会上为西部电商扶贫支招把脉。

  破题:电商“点亮”贫困村

  西北电子商务起步较早的武功县,如今已经尝到电商扶贫带来的甜头。据武功县县长张小平介绍,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全县12个贫困村2442户贫困户已发展土鸡、奶山羊养殖,7个贫困村种植黄桃、石榴等优质杂果,1860名贫困人口从事长宁食醋、孔尹挂面、普集烧鸡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180多户贫困户通过微商、电商销售自家产品。

  目前,武功县电商企业达到106家,入驻快递公司20余家,发展个体网店600余家,电商日均发货3万单、日交易额300余万元、年销售额10.5亿元,带动就业2.5万人。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电商消贫报告(2015)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帮助贫困地区节支近200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增收近120亿元,覆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另外,京东通过农村电商3F战略,服务范围辐射超过10万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4月已覆盖全国28个省份432个县。苏宁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打造的“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定点扶贫全国约104个贫困区县,惠及1万余个贫困村。

  “2015年,政府、平台和地方电商服务商三支力量一起发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村被电商‘点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说,商务部、财政部批准了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在这200个县里面国家级贫困县占到了44%。这表明国家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去推动支持当地精准扶贫,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路径:营造“渔场”释放贫困地区“新供给”

  “和传统模式相比,电商扶贫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农民前所未有的对接市场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对接广域市场来克服本地市场的制约。”汪向东认为,授人以鱼的救济式扶贫、授人以渔的开发式扶贫是扶贫“1.0版”、“2.0版”,电商扶贫则是扶贫“3.0版”,是与各方跨界营造渔场,扶贫不仅需要让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需要“营造渔场”使之丰饶,以电子商务解决市场对接问题,让贫困户的好“鱼”卖出好价钱。

  吉林省通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自2013年以来,通榆县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让杂粮杂豆成为通榆的一张名片,实现了1亿多元的销售额。

  无独有偶,黑龙江省明水县借助电子商务,构建六大平台,在推动农产品电商上取得突破。明水县副县长罗文明介绍说:“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明水县农产品销售从2014年的600万元发展到2400万元。并且,2015年通过电商平台,与印度签订1000万美元的黑豆出口定单,对外出口从零到实现创汇2800万美元。”

  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认为,当前的电商扶贫探索,通过政府“营造渔场”,释放贫困地区的“新供给”,让平台、人才、企业等各方力量在农村电商的广袤空间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于推动整个贫困地区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培养青年电商人才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吸引大量城乡青年投身到农村电商创业行列。据《“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一书提供的数据,农村网商年龄在20-29岁的占75.9%,30-39岁的占18.6%,两个年龄段合计近95%。

  电商扶贫作为一种依托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全新扶贫模式,必须要有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才参与,这些年轻的农村电商创业主体构成了中坚力量。在本次2016电商扶贫大会上,如何破解电商产业发展人才瓶颈成为专家聚焦的重点。在分享陕西省共青团经验时,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贾琳介绍说:“从2013年开始,陕西共青团就着手青年电商人才培养探索,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培训、分级分层’的工作原则,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平台交流、政策扶持等方式,帮助、带动更多有电商创业意愿的青年实现电商创业致富。”

  2015年,陕西省共青团开展10期省级示范培训,共培训950人;开展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培训活动10期,培训1100人次;县级电子商务示范培训班培训超过5000人次。目前,陕西省共青团已联合陕西省省商务厅等9部门,出台《陕西省“万村万人”青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从项目扶持、金融支持、信息供应、物流扶持等四个方面向青年电商给予政策倾斜,三年计划培训1万人。

  特色资源对接市场需求

  隆冬时节,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村民正忙着收获新年的第一茬桑叶。进到村里,一栋栋崭新的两层小楼掩映在树丛中。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家家户户住茅草房的贫困村。

  翻天变化得益于琼中县近年来推行的“产业富民工程”。琼中县地处海南岛中部生态核心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琼中找准“贫根”,依托优良生态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桑蚕、益智、绿橙、养蜂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连续5年,琼中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全省第一,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7883元。

  琼中县委书记孙喆坦言,琼中是典型的“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开展扶贫工作,必须变“输血”为“造血”。因此,扶贫开发的重点是产业扶贫,产业扶贫的关键则是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

  找准路子,选好产业

  新民村是琼中最早发展桑蚕产业的村子,村里种桑养蚕大户李东平,这两年专心做起了蚕苗培育,每年可供应蚕苗50张,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8万元。另外,他还购买设备,利用制种后的蚕茧下脚料加工蚕丝被,产品供不应求。

  说起种桑养蚕的好处,琼中县农业局副局长刘志峰如数家珍:桑树根系发达,固沙防风,净化空气,一亩桑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硫30公斤;桑叶可做菜吃,桑枝可养羊,可加工桑茶、桑药、桑果汁等;蚕蛹是生物制药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

  为了保障销路,确保农民增收,琼中县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与广东丝纺集团签订供销合作协议,对方承诺将丝绸后期加工中存在污染的印染环节放在海南省外进行。

  据统计,目前琼中桑树种植面积约2.5万亩,桑蚕产业综合效益达到4200多万元,蚕农户均增收1.4万元。

  靠山吃山,也要护林护山

  元旦期间,红毛镇黎凑村村长王家庄照例坚持每天上山护林。因为家里林下种植的益智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必须保护好环境,防止乱砍乱伐。

  黎凑村是琼中有名的“益智村”。种植益智,让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里的义务护林员也逐渐多了起来。王家庄说,“现在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各家各户都要负责看管自己种植益智的林地。”

  “琼中四面环山,农业用地面积有限,村民们世代靠山吃山的习惯很难改变。”刘志峰坦言,如何发展林下经济便成了琼中扶贫开发的另一重点。为此,琼中结合当地传统,主推益智种植和养蜂等特色优势产业,这两项产业的收入高低与环境好坏成正比,倒逼农民明白“靠山吃山,也要护林护山”。

  在湾岭镇鸭坡村,以前村民没钱了就去砍山开荒,自从搞起了林下产业,现在没人砍山了。“养蜂规模大小是由蜜源多少决定的,生态好,树多花多,蜜源增加,才能养更多的蜂,赚更多的钱。”41岁的蔡仁军是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他一边整理橡胶林里的蜂箱,一边笑着说,现在村民心里的“环保账”算得清清楚楚。

  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共创建养蜂科技示范村42个,饲养农户3500户,养蜂5.47万箱。去年前三季度共产蜜82万斤,收入3280万元。

  “生态是琼中发展最大的本钱。”孙喆表示,琼中推广的特色产业都是经过反复研究才敲定的,大多是林下经济,具备无污染、占地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

  强产业,更要强品牌

  近年来,琼中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注重加强琼中绿色品牌建设,专门出台《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实施意见》,实施商标战略,已累计拥有农产品商标85件,其中,琼中绿橙、琼中蜂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琼中绿橙这两年已成了海南冬交会的主打产品之一。”琼中县农技中心主任廖孝文介绍,2015年,琼中绿橙产量约1.2万吨,产值达1.5亿元。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农技中心对所有琼中本地绿橙进行“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价格”规范管理,并实行贴标追溯。

  “打造绿色品牌,对提升琼中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孙喆称,琼中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特色农业标准生产和质量体系认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打造了90个专业示范村,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资金技术搭上“信贷快车”

  春节将至,山东省平原县三唐乡东官道村村民孙丙国的肉鸭订单越来越多,他又盘算起了来年计划:“春节过后,我就再向县扶贫办和农信社申请贷款,争取把养殖规模扩大一两倍,让更多的人尝到俺这味道鲜美的肉食鸭,全家年收入争取达到15万元。”说到这儿,老孙脸上笑意盎然。

  孙丙国能够一年脱贫,得益于平原县实施的“金融扶贫”工程。2015年,平原扶贫办与县农信社合作,推出了总额2000万元的扶贫信贷,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由政府进行贴息。同时,平原围绕各镇主导产业,将扶贫重点放在畜禽养殖、大棚蔬菜种植、各类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逐户考察、建档。为确保扶贫时效,还简化了贷款手续,提供限时办结,把扶贫资金及时送到农户手中,实现社农共赢。

  说起来,孙丙国能够搭上“金融扶贫”快车,还很偶然。

  “一直就是在土疙瘩里种庄稼,也不比别人懒,可日子就是不富裕。可去年起,周围好几个贫困户不知从哪儿筹到了钱,纷纷养起鸭子,多数也挣了钱,俺也是羡慕得很,但是没钱投资啊。”回忆起当时的苦恼,孙丙国说。

  让孙丙国纳闷的是,养殖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钱从哪来?他赶紧前去取经。“老孙,你不知道啊,几个月前,县扶贫办和农信社的人就来了,调查这边的情况。说咱这里靠河近,适合养鸭子。而且,说只要咱是务正业、人品好,哪怕穷点,人家也乐意帮咱。”村里的老伙计告诉他。

  这时孙丙国才想起来,当时有工作人员去他家询问他有啥贷款需求,还给了他一张名片,孙丙国却把这茬忘了。他赶紧跑回家,找到了那张名片,当即就拨打了电话。

  第二天,敲门声就响了起来:“我们是农信社的工作人员,来了解一下你家的实际情况。”

  孙丙国赶紧把人请到了屋里。在详细了解了孙丙国的具体情况和养殖打算后,不到一周的时间,老孙就拿到了10万元贷款资金。

  有了资金,孙丙国建起了鸭棚,引进优良鸭苗,并喂养绿色饲料,鸭子生长周期长,肉质鲜美,加上周边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推广,肉鸭产业很快壮大,产品颇受市场青睐。在2015年,孙丙国养殖规模达4000多只,年纯收入接近10万元。

  而且,县扶贫办和农信社的工作人员,还时常去老孙的鸭棚里走访,了解他的资金需求和遇到的养殖难题等。前几天,农信社工作人员帮助老孙安装了手机银行。“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转账,没有任何手续费,太方便了。”孙丙国说。

  最近,在老孙的鸭棚里,不时就有前来取经的村民,老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脱贫经验告诉了他们。“金融扶贫,既帮资金,还帮致富技能和门路,确实好!”孙丙国感慨道。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马继华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找准路子 精准扶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204/3685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