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杜绝“审”不“核” 从根本上保证惠民政策落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2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1290
内容摘要:  近期,媒体连续曝出一些地方在粮食补贴、扶贫补贴、残疾补贴等惠农领域的违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抵
   近期,媒体连续曝出一些地方在粮食补贴、扶贫补贴、残疾补贴等惠农领域的违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违规抵扣、超出政策规定范围发放、骗取补贴资金等,其中不乏财政供养人员、村组干部。这种欺上瞒下的舞弊行为,虽说与基层“作风不严不实”有关,但症结还是在补贴对象审核“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执行程序上出了问题。

  审核,意味着审查核定,也就是要检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从制度层面来看,惠农补贴都有一套严密的审核和审批程序。但是,不少地方承担着审核职责的乡镇政府却流于形式,粗枝大叶,往往只要见到村级鉴定意见又盖有公章,便一审而过,不再认真核查各村组上报的受补对象和数量,实际上是没有监督。正是这种只“审”不“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使惠农补贴领域违规案例屡屡出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乡镇干部只要到群众中去多问几个人,就会弄清楚该受补对象是不是真的符合受补条件。认真调查核实每一个受补对象后,一些想蒙混过关的人就会现出原形。干部多跑一步路,就离“真相”近一步。好政策如果不能惠及需要的人,扶助济难的初衷就会成为空谈。为此,必须从审核审批的每个环节从严倒查、追责,对那些审核不精准、把关不严实的部门和干部更要严厉问责;不妨将类似的渎职行为纳入法制惩处的框架中,从根本上保证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刘路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杜绝“审”不“核” 从根本上保证惠民政策落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122/3677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