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941
内容摘要:  2015年12月24-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
   2015年12月24-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十二五”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一些省市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本报集中报道这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福建:转方式激发增收新活力

  2015年福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3850元,同比增长9.5%,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提质增效促增收。一是抓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打造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个全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目标,初步形成了闽东南高优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沿海蓝色农业三条特色产业带。二是抓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发展温室大棚、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等集约经营模式。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78万亩,千亩以上规模基地达到105个。三是抓科技创新推广。深化闽台种业合作,引进台湾良种2500多个,其中150多个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融合促增收。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出台农产品深加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和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用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补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二是积极发展农村流通服务业。实施农村服务业拓展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福建名特优农产品网上销售额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乡村旅游“百镇千村”行动和休闲农业提升工程,打造农家乐、水乡渔村、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20多亿元,增幅超过20%。

  就业创业促增收。一是推动转移就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组织农民参与农田水利、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全省已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万人,工资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二是开展劳动力培训。每年开展百万农民大培训,通过全省视频会商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采取定点、定岗、订单等形式,为转移劳动力“量身定做”技能培训。三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引导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改革创新促增收。一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扶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全省合作社发展到2.8万个、规范社达到3000多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2万家、示范场1000家,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支持村集体开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让农民充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全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今年增幅有望达到39%。

  河南:挖潜增效提高粮食产能

  2015年,河南省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关键,努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00亿斤,达到1213.42亿斤。

  着眼保安全、树优势,狠抓粮食生产责任落实。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粮食生产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粮食生产联席会议、领导联系点、专家指导、督导检查等制度,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三是落实稳粮政策。严守耕地红线,全力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耕地面积连续16年占补平衡。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种植面积连续12年增加。

  着眼夯基础、强产能,狠抓高标准粮田建设。一是统筹投入。制定发布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累计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427亿元,完善建设高标准粮田4434万亩。二是示范带动。沿京广线、陇海线选择13个产粮大县,开展省级示范点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三是依法建管。今年率先在全国颁布实施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实现高标准粮田的依法规划、建设和管护。

  着眼挖潜力、提单产,狠抓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一是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目前,全省小麦、玉米育种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二是加快集成技术推广。今年全省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7485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亿亩次。三是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建立各类科技成果示范基地1400余个,推广新技术200余项。四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农技推广区域站、“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活动等平台的作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技术服务。

  着眼兴产业、增效益,狠抓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培育。一是推进粮食产销一体化。采取自建、联建、合同订单的方式规划建设了一批原料生产基地。二是培育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对粮食加工企业给予支持,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产业链条相对完整、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

  着眼添活力、可持续,狠抓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建设豫北强筋、豫中中筋、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用专用玉米、优质粳稻、高油高蛋白大豆等。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近17万个,流转土地面积3897万亩。三是推动粮食生态化生产。全省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1个,绿色防控面积886万亩。

  吉林:金融创新“五大干货”全放送

  近年来,吉林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钱从哪来”的问题,努力挖掘农业贷款抵押质押担保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与省农行合作,在延边州、梅河口、公主岭“一州两县”先行启动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今年吉林省还向人民银行申报试点县12个。同时,从今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2300万元,用于贷款农户贴息补助。截至11月末,全省已实现抵押经营权27.41万亩,发放贷款1287笔4亿多元。

  探索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2012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梨树县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一是建制度。先后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评估办法、配套措施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这项业务开展有章可循。二是搭平台。全省60个县已有31个开展试点业务,县政府出资至少50万元成立物权融资公司,吸纳农户流转土地,由融资公司拿土地预期收益担保贷款给农户。三是强服务。今年省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户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贴息补助,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出7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风险防范基金。

  探索粮食直补担保贷款。这项业务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金融跟进。如果农民逾期不能偿还贷款,将按照签订的合同,用农民以后年度应得直补资金还本付息。2010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直补资金担保贷款216亿元,试点县份48个,这项举措也已成为吉林省解决农民小额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收到了“农民得实惠、银行得效益、经济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效果。

  探索农业保险体制机制创新。吉林省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实行农险经办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农经系统参与农险业务人员达3000多人,带动村组干部协办人员2万多人。同时还建立市场竞争、运行监管和组织保障等工作机制,严把组织承保关、查勘定损关和理赔兑付关。

  探索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一是联合组建。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一道,研究制定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实施方案。二是政银合作。公司注册资本金拟定40亿元,财政出资占80%,吸收金融机构等战略合作伙伴出资20%。三是突出节点。在省级建立总公司,明年将率先在市(州)和14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立分支机构。

  据了解,吉林省下一步将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积极探索,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惠农支持。

  浙江:“两美”方略促进农业可持续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以创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为载体,大力推进以“生态兴农美田园、安全放心美生活”为重点的“两美”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优布局”,夯实“美”的基础。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对“两区”实行特殊保护,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7886个676万亩,现代农业园区818个516.5万亩,“两区”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平台。

  “抓治理”,塑造“美”的形象。以“治污”为重点,联动推进农业治水、治土、治气“三治联动”。在治水上,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关停一批、限期整治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对保留的养殖场,实行“一场一策”措施,联合环保部门统一进行达标验收。在治土上,组织投入品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建立“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模式。在治气上,重点抓好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探索建立秸秆收储运输利用体系,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

  “促循环”,深化“美”的内涵。鼓励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在农业“两区”,通过农牧对接、沼液利用等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格局,实现区域中循环。以县域为单位,推进农旅互动,形成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味农产品的绿色农业新业态,实现县域大循环。

  “严管理”,强化“美”的保护。在“管出来”上,加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监测力度,连续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百日严打等整治行动,以整治促规范。在“产出来”上,推行“一个产业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的标准化推广机制。目前,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0%以上。

  “建机制”,根植“美”的基因。在政策保障机制上,省政府出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等政策意见,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在考核督查机制上,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平安浙江、食品安全等考核内容,调动主体建设和公众参与自觉性,形成政府、主体、市场“三方共建”格局。在示范引导机制上,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打造由产业主体共同使用的区域公共品牌,生产主体注册企业品牌,形成“母子”品牌相携相生、互为保障的品牌建设机制。

  山东:做好农业提质大文章

  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出口和消费大省,近年来,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山东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这一主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努力做好农业提质大文章。

  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着力在农业基础“提质”上下功夫。耕地质量、生态环境、设施条件是农业提质的“根基”。据了解,山东较早启动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项工作,当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今年试点县范围已扩大到35个;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累计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县128县次,生态循环农业基地1200多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多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1300多万亩。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培育工程,着力在产品“提质”上下功夫。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提质的综合表现和直接成果,面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直接检验,因而是农业提质的核心工程。为此,山东公布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并配套发布了四个管理办法,明确了属地政府、生产经营主体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在全省实施了“禁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可追溯管理”两项制度。健全、配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监管队伍,构建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监管、执法和监测体系。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着力在主体“提质”上下功夫。山东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以确立主体标准、开展示范主体认定、出台扶持政策、加强跟踪服务与监测等为手段,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9220家、农民合作社14.4万家、家庭农场4.1万家。全面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促进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对产业的带动示范作用。今年将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土地经营规模化率将达到40%以上。

  创新思维方式,加快思路转变,着力在工作理念“提质”上下功夫。山东共编制了22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分别确立了系统推进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行动计划。并提出了在工作指导方式上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在发展思路上加快实现“五个转型”,指导工作更加注重生产关系改革调整、更加注重全产业链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新型主体培育、更加注重市场引导和法治手段,并努力在要素投入、生产方式、经营形式、目标导向和农业功能上实现发展思路新的转型。

  上海: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015年年初,上海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海决定从2015年起,通过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示范区建设责任主体。近年来,上海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短板”和“瓶颈”也凸显出来。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补贴已接近“天花板”,资源和环境的“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的挤压日益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据介绍,上海在编制三年行动计划时,重点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实行项目化管理来破解“短板”和“瓶颈”。结合上海都市农业特点,新增了8项指标,形成了7大类32项建设指标,并梳理出17项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将工作重心下移至区县,以区县作为示范区建设责任主体。

  提升生产能力,夯实示范区发展基础。稳定粮食和菜篮子产品供给。上海开展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和建设工作,将规模连片、耕地肥沃、设施配套的基本农田优先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项目聚集,三年内新增粮食烘干能力3万吨。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依托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围绕16个农业乡镇,聚焦50个片区,计划新建完善粮田设施60万亩,菜田设施12万亩。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千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到2015年底,全市共发展各类家庭农场3829户,其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比上年增加27.56%。

  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示范区建设内在活力。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打造浦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崇明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良好环境,着力培育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深化农业生态治理和保护。制定下发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农业用水安全和提高用水效率、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污染综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关键问题,通过整治田间窝棚搭建和不规范畜禽养殖,不断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地力。开展支农资金政策整合。自2014年底以来,上海市农委和市财政局将原有的48个涉农专项,以功能导向为原则整合设置为7大政策专项,通过优化结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调动区县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宁夏:聚焦“一特三高”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突出特色,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发展路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悉,2015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372.6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67元,人均粮食、蔬菜、牛奶、牛肉、羊肉占有量均居全国前5位,特色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农民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86%和43%。

  突出优势产业,推动转型升级。自治区聚焦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施策,重点推进。在优质粮食产业方面,在北部引黄灌区重点示范推广“复种两熟”、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技术模式,优质粮食比重达到95%以上。在中南部地区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每年推广春秋覆膜200万亩。在草畜产业方面,全面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53%。在蔬菜产业方面,重点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在枸杞产业方面,以小产区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狠抓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和市场规范三个环节,打造宁夏枸杞产业升级版。在葡萄产业方面,坚持小酒庄、大产区发展模式。

  加强政策引领,完善投入机制。自治区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特色优势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准扶持。2015年,全区整合支农惠农资金35.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2%,农业保险实现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保险金额达到3.6亿元。

  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自治区成立了由农口部门厅级干部担任组长的产业指导组,由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组,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产业协会,形成了“两组一会”推进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创办、领办、承包经营实体1038个。大力推广“粮食银行”、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坚持农科教协同创新,启动实施了农业新品系、新品种选育“十大专项”,创建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特色优势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坚持以农机化助推农业现代化,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

  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自治区率先在全国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形成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三权分置的“平罗模式”,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金凤经验”。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区土地流转面积291.4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6.3%。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项目承接、示范场创建、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区家庭农场达到1754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695家,带动了全区5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张凤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114/3672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